2)第六百七十六章_重生之我是大明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晓刚了。

  以前冯晓刚的电影之所以受人喜欢的主要原因,就是他本身把自己的身段压得极低,看他的电影很多时候就像是正在听躺在自己上铺的兄弟在吹他的牛X往事一样,极其亲切和动人,同时,再配上电影中极具代表性的京氏幽默,和葛大爷的贫嘴表演,构建了他电影的主旨。

  可现在的冯晓刚呢?

  他的身段已经在无形间被这个世界和他自己拉高,他开始把自己拉升到一个高度上,他想要成为曾经的张仪谋和陈恺歌,他想告诉大家他不仅能够拍喜剧,更能够拍出有思想内涵,有深度的,能够被称之为经典的作品。

  他希望某一天,他也一样能够被人称之为大师,就像拍《红高梁》时的张仪谋和拍《霸王别姬》时的陈恺歌。

  所以他拍了《夜宴》,虽然很不成功,但他却是做了他自己的尝试,让他瞬间自信满满的觉得自己是完全可以走上大师之路的,只要再稍微修正一下路线即可。

  所以,他现在又迫不及待的要拍《一九四二》,或许在冯晓刚眼里,他会觉得这是一部将成为经典的片子,也将是将他送上大师位置上的片子。

  但问题是真的能够如他所愿吗?

  宋铮想答案是否定的!

  事实上,感人的电影并不一定就真的是好电影,更别说能够成为永恒的经典了。

  毕竟,随便看上几集韩剧或者台剧,有时候也会忍不住为剧中男女主角的爱情感动的一踏涂地。

  更何况,是把经历了生死攸关而产生的极端感情端出.台面呢?

  不哭才怪!但哭并不能说明问题。

  哪怕宋铮前世没看过《一九四二》,也能想到冯晓刚肯定会在电影里安排诸多煽情的场面供观众大哭之用,而大多观众势必也将非常之受用。

  但感动和泪水并不能真正的说明任何问题,反倒有可能随着冯晓刚一次次的故伎重演而导致再拍此种类型的电影中观众集体的反戈,正如前世《叶问》火了之后,姓甄的演员疯狂的接拍各种电影和广告一样,导致自己过滤消费,而造成票房屡屡失利。

  冯晓刚当初贼心不死的要拍《夜宴》的时候,宋铮就提醒过冯晓刚,没必要为了什么地位,什么国际影响力,就逼着自己去做不擅长的事。

  冯晓刚擅长的就是市民喜剧,以京味喜剧打拼天下,之前冯氏幽默与冯晓刚的名字一样成为中国电影的独特品牌,他也的确凭借对中国市民深入骨髓的了解,使他的喜剧充满了时代感。

  而现在,幽默着的冯晓刚却非要逼着自己转型,玩深沉的《夜宴》都已经不能满足他了,甚至还要端出《一九四二》这样的灾难悲情戏来,让期许在银屏上找乐子的观众逆转的抽泣起来。

  当然,《一九四二》虽然称不上有多出色,单页并不是一部失败的作品。

  请收藏:https://m.bqq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