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96章 非洲:望海城和发展_美洲日不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因。

  整条环海铁路总长三千二百公里,几乎覆盖了整个海州岛的大大小小各个地区,是那位汤公口中的:“国之中枢,命运所在!!”

  “今年上半年,引进汉国制铁,制糖,机器制造技术,乃至扩建原有厂房,总计花费超千万华元,而下半年,我军还要进行一次武器换代……”

  此时的望海城,距离当初靠海的望海城,已经过了一百五十公里,进入到了内陆地区,而最初的那个望海城,除了一部分城市建筑得以保留,其余建筑都被纳入到了“望海港”的规划当中。

  在没有得到小亚细亚地区,乃至地中海方向出海口的时候,整个俄国的命脉基本都在围绕着出海口和不冻港这两个看得见摸不着的死地方。

  也就说,目前三万人规模的陆军,将只能保留两万人,且在未来的很长一段时间,不会有任何增长。

  而这些信息,大多数和两件事有关,一个是财,一个军。

  要知道,自从望海城建立之后,汤霖望就积极备战,以图征服整个海州岛,而他之所以这么积极,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当初望海城,所处的地理位置。

  而这也是为什么目前这个世界上,打仗最好不要打那种工业大城市的原因。

  而也正是靠着这些土著的性命,以及五万大军近三万的伤亡,才换来了这条只出了“半价”的环海铁路。

  而这对于海东国二百多万人口来说,不得不说,是一个很大的负担。

  毕竟,那可是汤公啊,爱民如子的海东公啊!!

  要知道自从海东国成立后,对面的葡萄牙人就曾两次扩编他们那个所谓的“非洲舰队”,甚至还从本土调集了不少陆军过来镇守莫桑比克。

  在那一年,海东公汤霖望下召,要求招募能工巧匠和建筑大师,重修望海城。

  毕竟就像汤霖望所说:

  “君子不立危墙之下,汤某自然不愿望十数万军民,置于险地!!”

  毕竟在这个时代,如果一个国家和地方势力,没有出海口和可供使用的良港,那么也就注定了,这个国家或势力,基本很难发展起来,甚至就算发展起来,也大多会为了出海口奔波劳碌,甚至不断的消耗好不容易积累下来的国力,将本国拖入到了“数不尽,扯不清”的扩张战争中。

  而在这个基础上重修的望海城,实际已经和当初的建筑地址大不相同了,甚至连方向都不一样。

  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安全”,表面上看望海城地处偏僻,是个安逸之所。

  “难不成我海东,都是一群庸碌之辈在朝吗??”

  如果按照汉国那种一支装甲部队,价值近千万,每年维护费用超过二百万的维护标准算,哪怕是这种缩编版的装甲部队,实际上以目前海东国的财源状况,都很难养的起。

  而两万人的陆军,最恐怕的不是裁撤,

  请收藏:https://m.bqq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