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87章 民为邦本_贯穿大明的百年世家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87章民为邦本

  一般而言,皇帝面对叛乱,询问群臣的话语,都是“该当如何”,很少会有像刚刚朱常洵询问的那样,直接就是“该派谁为将帅”。

  因为平叛,从来不是简简单单的派遣部队过去,打败叛军,就可以了的。

  比如说叛乱根源是为何,在平叛之前就要解决,以此来瓦解叛军军心,也可以避免下一次叛乱;比如说是否可以以“抚”的形式,以更小的代价平定叛乱;比如说出兵会对全局各方面有怎样的影响,等等。

  所谓“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便是如此。

  但是这一次,这位刚登基的武兴皇帝,却是直接就问起了平叛的事情。

  能够走到内阁的,都是老狐狸,一个个也是揣摩人心的好手,他们也看出来了,皇帝这般问,是根本没有考虑过这些,只想着以大军平叛!

  并且,怕是这位武兴皇帝,根本没有动过按照皇帝遗言来的念头!否则皇帝登基也有好几个月了,如今都已经是武兴元年的二月,如果要办,怕是早就已经下旨了!

  所以在严晨昊这么说的时候,内阁的诸臣,才会投以惊奇的目光,对于对方的“不上道”而感到费解。

  事实上也确实是如此。在朱常洵看来,矿税和加重的赋税可以充盈自己的内帑,如今国家生变,正是大量用银之时,怎能停止?

  而内宦也是皇帝最亲近的人,矿监税使可以保证这些矿产、税收不会被“外人”,也就是那些文臣们所侵吞,更可以监视地方,纵有不法之举,也只要训诫亦或是换人,没必要废除。

  只有那香料和珠宝,朱常洵并不是特别在意享受,因此确然可以停掉。

  他认为,这些东西虽然都是饱受民间非议,但是对于朝廷总体上而言,还是利大于弊的,所以在之前并没有遵照万历遗言而行的打算。

  严晨昊真的看不出来朱常洵的想法吗?并不是。但是朝廷,总得需要一个敢谏之人,说出最佳的解决方案,为黎民百姓请命,为王朝安定出谋划策!

  否则,纵然可以平定叛乱,百姓也依然生活在水火之中,既不符合治世的初心,更不是治国之道,帝国也终将会在失去人心之后,陨灭在一次次的乱局之中。

  他不能看着自己弟子的帝国沉沦,不能看着苍生再度陷入劫难之中。

  因此他直接就站了出来。

  但是朱常洵却并不这么想,听到严晨昊的话,他不由地有些后悔问他了。

  他颇有些不情愿地说道:

  “吾师,定要如此吗?香料与珠宝朕并不在意,只是如今平叛在即……朕也是担心前线的军饷啊!”

  “陛下,国库与内帑之存银,应当足够完成此役之征伐,相反,如果根源不除,则叛乱不断,再多的银两,也是于事无补!”

  严晨昊坚定地说道。

  请收藏:https://m.bqq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