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87章 民为邦本_贯穿大明的百年世家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看着他的目光,听着他的话语,朱常洵只感觉一阵恍惚。

  他好似回到了几年之前,那话语再一次在耳边响起:

  “吾师,治国之道,到底在何处?”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正所谓‘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百姓的生计,便是治国的根本之道。百姓宁,则天下宁,至于其他的事情,都是建立在此事的基础之上。”

  当时的朱常洵,还不是很懂,现在他却已经有些理解了。

  他一心想要史书扬名,留下一番丰功伟绩,因此在他坐上皇位的那一刻,他最初想的,也是要善待百姓,随后再依靠人心,成就自己的事业。

  但是直到真正开始统治了,他才能感觉到,想要真正做到安定百姓这一点是有多么的困难,尤其是在大明王朝已经山河日下的如今。

  思索片刻,他深吸了一口气,道:

  “吾师所言,甚是有理,朕受教了。便依你之策。”

  内阁数人闻言,眼眸之中闪过惊诧,他们刚刚还以为,这位严尚书的话并不令皇帝满意,虽然他曾经是帝师,但是难免也要受到冷落,没想到,最后皇帝竟然是这样的反应。

  看来这对师徒的感情,远超过了他们的想象,怕是与那严忠武公之于英宗,有的一比了,要知道后者如今在民间,也是一段美谈。

  日后对这位尚书的态度,一定要慎重。

  虽然内心思绪万千,但是表面上他们依然低头拱手,口中齐声说道。

  “尊上意。”

  严晨昊同样低头,眼眸之中却是闪烁着喜悦的神采。

  我的徒儿,看来,你没有忘记我的教诲。

  不要被那至高无上的权力与享受,迷失了本心。

  ……

  诏书很快下发。

  影响最大的,是开矿的停止。

  万历的矿税,其实是两样东西,一样是开矿,一样是榷税。

  榷税,指的是额外征收的商税,是上交给内帑的,税使,就是来收这些商税,以及万历加的一些苛捐杂税,诸如皇子大婚加税之类的的。

  毕竟除了一些黑矿之外,合法的矿本来就在征税,严家手底下就有好几个煤矿在缴税,只不过这些税收是交给朝廷的而已。而流入万历内帑的,则是万历派出去的税监自己“开矿”。

  这些税监,为了讨皇帝的欢心,却是虚报矿产,以此邀功。

  以至于旬月之间,竟有数十处矿产被发现,还都是金银矿。

  其中真假,自不必说。

  但是这钱还是要缴纳给内帑的,没有真矿,那就只能依靠剥削当地百姓,又或者以“掘墓开矿”的名义敲诈富商地主,来凑够上交给万历的钱。

  即使是那少量的真矿,矿监们为了自己的利益,也是对于矿工极近压迫。

  这样情况下,各地自是怨声载道,其中又以河南与江浙一带为最盛,毕竟江浙一带本来就有不少矿产,为了可信度,自是都上报江浙,且江南富裕,更容易搜刮财富,而河南则是因为靠近北直隶,且中原也是富庶之地。

  最后就闹起了叛乱。

  江浙与河南的起义军中,有许多都是矿工暴动,也有很多是被税监剥削得受不了的农民,甚至还有忍受不了的地主士绅。

  而此诏一下,不多的矿洞被封存,矿监被召回,百姓们可是松了一口气,不用担心被强征为矿工亦或是被矿监剥削,各地的富商地主们,也再不用担心矿监打着“你家底下有矿”的理由,来敲诈勒索。

  请收藏:https://m.bqq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