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百四十二章 北望_大明:我能翻阅华夏图书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爱卿可知,如今大明应当有多少百姓需要移民海外生活?”朱由检直接开口说道。

  王敏则是丝毫没有犹豫,当即就开口回应起朱由检的疑问。

  “回禀陛下,当前统计应当约有2300万人需要前往海外,而随着旱情的严重或者变化,预计将最多不会超过4000万人需要前往海外居住。”

  “陛下,此番施行的大明移民计划是我大明朝自建立以来最为宏大的一次移民计划。成功以后,大明将会获得更加广袤的国土,百姓的生活也会获得质一样的飞跃。”

  说到最后,王敏还不忘照着朱由检来上一通彩虹屁。

  移民计划刚开始的时候,其实朝廷内部反对的声音是不小的,尤其是一些旧部的官员更是对此感到相当的不理解。

  朝廷新政的不断变化是他们所没有办法接受并且理解的。

  如果按照他们的想法,大明朝的制度很多都应该是一成不变的,而不是像现在这样不断革新。

  但是他们不明白的是朱由检现在面临的是什么样的一个局面。

  如果错过现在的机会。

  那么将来大明将会面临更加危急的境地。

  朱由检当然不会愿意遇到那样的情况,所以他们有意见就只能乖乖憋着。

  如果他们的意见真的很多的话,那么大明的诏狱之内有意见的人多了去了,他们可以去那里和他们好好的聊一聊。

  甚至交换意见都无所谓。

  毕竟,意见可以有事情还得接着干。

  “朕再问你,如今已经规划建设的移民区能够容纳多少移民?”

  王敏思索了片刻之后便开口回答。

  “回陛下的话,如果按照现有的安南移民区和东番移民区来计算的话,我们现在能够接纳的移民总数预计将超过1500万人。”

  “那爱卿可知道为何目前移民总共不超过1000万人,却建设了超过1500万人的移民区吗?”

  其实这些问题都是大明移民总署内部很常见的一些问题,毕竟从移民总署建设到现在以来,大明皇家统计局就在源源不断地提供各种有用的统计数据。

  但这些问题恰恰能够说明王敏是否真的用尽心思去谋划细枝末节的问题。

  如果一个臣子,一个官员,每天只研究那些空中楼阁一样的东西,势必很难脚踏实地的去干。

  “回禀陛下,朝廷建设能够容纳更多人的移民区主要有两方面的考虑。”

  “一是要应对急速而来的大旱,造成未来可能会出现的移民热潮。”

  “二就是要给当地的土著百姓在大明百姓的土地上耕作劳动的时候,也需要预留一定的生活空间,并且移民区注定是无法人满为患的。当移民区人数达到一定的比例的时候,那么就需要继续扩大移民区。”

  对于王敏的回答,朱由检很满意。

  “那朕现在要告诉你,安南的移民区可能过一

  请收藏:https://m.bqq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