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百三十六章 这意味着什么?_导演能有什么坏心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可惜杨树的愿望落空,嘘嘘时他没能和船长并排,失去了东西方文化一个很好的交流机会。

  不过以他的英文,即便一起放水,交流也只能能停留在“哈喽,哦耶”这个层次,多说一句“big

  bird”,船长都可能听不懂。

  来之前宁淞问过他:“老大,如果咱们《桃子》获奖了,得有获奖感言,咱们是不是应该请人写篇英语小作文,然后背下来?”

  “为什么?”

  “英语世界通用。”

  这是典型的学渣思维,获奖感言都想着蒙混。

  杨树拒绝了:“我就用中文。”

  “合适吗?”

  “凭什么不合适,放心吧,没人真在乎我说些什么,张导陈导当年获得金熊金棕榈时国内非常轰动,获奖感言有流传下来吗?”

  “不知道,没听说,看来我肤浅了。”

  杨树看过一些国内电影人参加欧洲电影节发言的一些视频,有获奖的,也有作为嘉宾颁奖的,相当一部分很艰难地用洋泾浜英语发言,配合不太自然的表情,让人看了尴尬。

  这其实有点让人难以理解,到德意法这种欧洲国家,为什么说英语呢?

  这就像有人到中国魔都国际电影节发言,你和我说韩语、日语是几个意思?

  关键是作为时髦的文化人,难道真不知道法国人、意大利人、德国人其实都挺瞧不起英语吗?

  当然,法国人、英国人和意大利人也都看不上德语,互相嫌弃才是这个世界的本来面目。

  所谓英语是世界通用语言这句话,改成往北美移民最好用的语言恐怕比较合适,也不看看英语母语人口一共才多少,哪来的通用。

  很快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在这样的国际场合别没必要迎合,大家能够理解五湖四海的人各说各话,也不在乎。

  准时三点四十五分,本届评委会主席、墨西哥人阿方索·卡隆宣布第七十二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颁奖礼暨闭幕式胜利开始。

  掌声如潮水般持续了近一分钟,电影节是允许欢呼的,杨树甚至听到了口哨声。

  阿方索·卡隆是杨树喜欢的一位导演,想象力丰富,自编自导了《人类之子》、《地心引力》,都是科幻片的经典之作,另外还导演了《哈利·波特与阿兹卡班的囚徒》。

  站在台上等候掌声平息的一分钟里,看得出他有些煎熬和局促。

  影视圈里的人也都是普通人,其实都不太能够云淡风轻地应付这样的场合。

  尤其是专门做影视表演的,很难和做舞台表演的相提并论,许多人甚至比较内向,面对摄制组工作人员之外的人时经常手足无措。

  对这些人而言表演真的只是工作,可特地环境里完成规定的表演,一点问题没有,一旦超出范围同样社恐。

  与杨树合作过的明星不少都这样,比如胡哥在不熟悉的人面前表演会紧张,所以他通

  请收藏:https://m.bqq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