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九章 织造局_穿入聊斋当剑仙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徐徐展开!

  王宵索性装逼到底,默然半晌,才叹了口气道:“不过心有所感罢了,走罢,我们该回房了。”

  ……

  次日早起,用过早膳,中年人已经不在了,王宵留下五两香火银子,正要告辞,广明却是道:“王公子昨晚所吟之诗甚妙,不知可否留下墨宝?”

  “晚辈信口胡言罢了,我一藉藉无名之辈,哪里敢以墨宝相留?”

  王宵忙推辞。

  “诶~~”

  广明不悦的摆了摆手:“此诗韵若天成,借景喻情,空灵而又旷远,实乃传世佳作,王公子有大才更须留名。”

  “禅师所言甚是!”

  许仙劝道:“静之就莫要谦虚了,此诗确是妙极,又是于寒山寺中所得,自当留于寒山寺。”

  “这……晚辈就献丑了!”

  王宵犹豫了好久,才勉为其难的点了点头。

  广明向后挥了挥手,有小沙弥奉上笔墨纸砚。

  王宵提起袖子,落笔书写,起名为夜宿寒山!

  “好字!”

  广明见着王宵挥毫,不由眼前一亮。

  现代人学毛笔字,要么柳体,要么颜体,王宵以颜体为主,本来以他的年纪,纵然架构得当,写的字也极难形神兼备。

  不过他读书读出了文气,落笔于字面,也带上了一丝韵味。

  “好!”

  待得王宵写完,广明小心的揭起纸张,吹了吹,细细打量,就觉力透笔锋,字字如剑,不禁道了声好。

  王宵拱手道:“禅师谬赞了,晚辈实是当不起,若无他事,晚辈就告辞了。”

  “王公子、许大夫请!”

  广明亲自把二人送出山门,见着马车远去,才回头唤道:“请一名石匠来,此诗当立于寺前!”

  “是!”

  一名小沙快步奔去。

  苏州织造局是江南三大织造局之一,与金陵织造局、杭州织造局并列,每年都为皇宫内帑提供巨量白银与丝绸织物,同时也监察民间与官场的舆情风向,由提督织造太监管理,直属司礼监,位高权重。

  当王宵与许仙赶到时,门前车来人往,有甲兵守卫。

  “请问黄公公可在?”

  王宵找到一名小太监,拱手问道。

  “哟,你谁家的孩子?”

  小太监怪叫一声。

  王宵道:“吴江王经纶之子王宵前来拜见。”

  “你家的货呢?”

  小太监冷冷一笑。

  王宵从怀里摸出十两银子,递过去道:“在下正为此事而来,还请公公代为通传。”

  “嗯,候着罢!”

  小太监掂了掂银子,纳入怀里,转身而去。

  许仙忍不住小声道:“狗仗人势的狗东西!”

  “历来阎王好见,小鬼难缠,许兄没必要与之置气。”

  王宵摆了摆手。

  “哎~~”

  许仙叹了口气道:“一文钱难倒英雄汉,又何况五万两银子,还欠着织造局的货,要不从织造局出来,我带你去见几家大户,借些银子周转,我家药铺里也有千余两,静之可拿去用。”

  “多谢许兄好意,先见了黄公公再说罢。”

  王宵并没有坚拒,相对于债主,织造局才是最要命的,如果黄公公那里没法通融,就只能厚着脸皮通过许仙借钱了。

  当然,这是没办法中的办法。

  约摸过了半个时辰,那小太监才从里面出来,唤道:“随咱家进来吧!”

  “有劳公公了!”

  王宵抱拳称谢,与许仙跟在小太监后面,一路行往大堂,正见一名中年太监,悠然自得的品着茶。

  许仙立刻道:“黄公公,我这兄弟也是遭了横祸,您可不能袖手旁观啊!”

  “学生见过黄公公!”

  王宵拱手,深深一躬。

  请收藏:https://m.bqq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