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三零章 硬怼工部_穿入聊斋当剑仙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年前的南方周末!

  王宵也想创办一份这样的报纸,他曾有意把黄公公捧成默克多,但黄公公是体制中人,顾忌也多,不如由体制外的人来做。

  说句题外话,社会上还是要有些异见人士的,最起码,这些人是平民老百姓申冤的唯一渠道,如果一个国家,一个社会沉迷于宏大叙事,用同一个声音说话,将会给小民带来灭顶之灾。

  杨真、贾政与郑仕臣正在商量由谁接任王宵的差事,毕竟修陵是工部的头等大事,王宵走了,陵还得修下去。

  凭心而论,王宵在修陵期间,表现的可圈可点,三位大人原以为他不行,谁料竟是个干事能臣,要不是出了冲撞龙气那档子事,修皇陵根本不用操心,可以放手交给王宵。

  如今王宵被免了职,纵观工部主事,好象没哪个能比王宵干的更好,因此接任人选成了老大难问题。

  不说比王宵做的好,至少不能比王宵差,别到时验收,这不行,那不成,闹了老大笑话,被别的部衙非议,离了王宵就办不成事,工部无识人之明,工部的脸往哪儿搁?

  “三位大人!”

  有锦衣卫在外大声唤道。

  “什么事儿?”

  郑仕臣脸一沉,不悦道。

  锦衣卫就是个看门的,有事也轮不到他们来汇报啊。

  那锦衣卫道:“出大事啦,王公子带着赵双的家人,抬灵堵在工部门口,口口声声是柳淳柳大人授意赵双陷害他,要为赵双之死讨还公道呢!”

  “什么?”

  “抬灵?”

  三人面色大变,刷的站起!

  光是闹事,他们不怕,可抬灵不一样啊,自古以来,就有入土为安,为尊者讳的传统,任何事情牵涉到抬棺,不是大事都是大事。

  “他到底要做什么,为何一刻都不消停?”

  郑仕臣气的破口大骂!

  “走,出去看看,此事不尽快处理,必酿成大变!”

  杨真深吸了口气,负手而出。

  郑仕臣与贾政面带气恨,跟在身后。

  出得工部大门,就见黑压压一片,足有几百官吏围观,一具灵车上的乌黑棺椁极为夺目,赵家人围着棺材跪下,声嘶力竭的痛哭,控诉着柳淳!

  王宵站一边。

  “尚书大人和两位侍郎出来啦!”

  突然有人惊叫。

  杨真脸一沉道:“这是做什么,工部衙门是尔等闹事的地方么,还不快起来?”

  “大人,草民冤枉啊!”

  赵父颤抖着双手,奉上血书!

  事已至此,他也知道没了退路,一旦被杨真喝退,不仅没法再为赵双讨还公道,将柳淳法办,一系列的打击报复还会接踵而来。

  狭路相逢勇者胜,不仅适用在战场上,更适用在官场上!

  官场上往往谁先退,谁就死无葬身之地,赵父虽不是官,可这个道理是懂的,如果不能借着舆论把事情做实,被上官分化,诱骗回家,立刻就是一顶构陷上官的帽子

  请收藏:https://m.bqq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