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27章 回慈溪,托林如海帮香菱寻亲_红楼大名士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27章回慈溪,托林如海帮香菱寻亲

  古人认为,立国须有盐。

  谁控制了盐,谁就拥有了财富,拥有了权力。

  是以,历朝历代,朝廷对盐业都十分重视。

  国家财赋,盐利居半,朝廷通过对盐的控制。

  除了实行计口给盐政策之外,还有纳米中盐、纳马中盐,纳钞中盐、纳布中盐和纳铁中盐等等政策作为补充。

  商人只要交纳了米、马、布等国家所需物资,就可以领盐行销。

  盐的地位甚至等同于货币,可以把盐作为俸禄支付。

  大周立国之初,就在慈溪鸣鹤乡置鸣鹤场盐课司,隶属于两浙盐运绍宁分司。

  鸣鹤盐场位于杭州湾南岸、钱塘江河口,翠屏山丘陵之北麓、大古塘之南,因盐场公署设在鸣鹤乡,所以就叫鸣鹤盐场。

  鸣鹤乡。

  贾芸陪着温君寿、林如海、文昆林等官员身着常服,走在鸣鹤小镇上。

  白色的墙,黑色的瓦,青色的石板路,构成了这个简朴的小镇。

  镇上民居林立,各种石桥架设在河道之中,形成了典型的“小桥、流水、人家”的江南水乡意境。

  鸣鹤是一个以产盐为主的工业小镇,盐成为该镇商贸活动中最大宗商品。

  鸣鹤又因产盐而被划分为三个功能区:

  管理盐务的盐场公署在管理区,生厂区提供煮盐、晒盐、储盐等工艺流程的所需场地,而居住区主要聚集着制盐的盐民们。

  鸣鹤依湖而建,走在用青石板铺成的街道上,右边是一条清澈的小河,贯穿了整个乡镇,河面上停泊着几条乌篷船,流露出古色古香的韵味。

  街上人来人往,非常热闹。

  寒冬腊月,天气寒冷,却依旧抵挡不住各路热情的盐商前来买盐。

  商人购盐,必请运司发单,曰照单,曰限单,或曰皮票,拿着这种单据,到场购盐。

  盐引是官府在商人缴纳盐价和税款后,发给商人用以支领和运销食盐的凭证。

  鸣鹤场引盐由横河堰头、梁湖坝、曹娥江、东关河,凡三百八十里抵绍兴批验所办好手续,转运上江各路行销,一年两掣。

  每引例配两百八十斤。

  又绍所商盐于钱清、三江、东江、曹娥、金山、石堰、鸣鹤、穿长、大嵩、玉泉、清泉、龙头等场梱运,单引入场。

  鸣鹤限十日出场,到引限二十五日,若内河水涸,从海运限七十五日。

  沿着街道一直往前走,到底就是鸣鹤场盐课司厅。

  盐课司设大使一人为主官,下设副使等官,均是未入流官员,但权利却很大,掌盐场、盐井产盐、收盐税等事务,是妥妥的肥缺。

  盐课司厅修得不比县衙差,甚至还宏伟壮观一些,计有中厅三间,左右为耳房,后为官廨,又后为庖舍,外为门,仓四,鹤皋、中仓、下仓、古窑等场地。

  贾芸走在人群后边儿,他是陪同视察,就算鸣鹤

  请收藏:https://m.bqq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