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10章 学习,商路,科举_红楼大名士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10章学习,商路,科举

  贾芸虽然对朝中格局不是太了解。

  但他也知道这个世界是没有东林党的,自然也就没有青山党。

  就算有,估计也还是处在萌芽状态,还未真正成为气候。

  不过朝堂中倒是有许多因地缘关系结成的政治派系,比如浙党、楚党、齐党、昆党、宣党等。

  这些党派只用自己的人,其他的人一律不用。

  不仅不用,还找借口来陷害其他党派的人,相互攻讦,弄得满朝乌烟瘴气。

  虽然如此,但这些党派在朝中的力量全加起来,也不是很强大。

  如今朝中真正能左右朝局的是以北静郡王水溶为首的四王八公一系老勋贵集团,和以忠顺亲王为首的新勋贵集团。

  双方背后一个站着太上皇,一个站着新皇,代表的利益也不相同。

  因此,在这两个势力没有决出胜负之前,别的政治势力就只能靠边站,蹦跶的越快,就死的越快。

  贾芸虽然疑惑青山书院为何会有那么多的朝廷大官前来,但以他现在的身份显然想打听也是不够资格的。

  于是他收敛心神,不再想东想西,迈步跟着赵锦去见山长。

  然而,接下来却出乎了贾芸的预料。

  山长他是见着了,却只打了个照面,然后山长递给他一张纸条,上面写了一段话,然后就让赵锦带他去隔壁房间,写一篇八股文。

  贾芸一头雾水,心想这可能是对他的一种考核,于是便老老实实的坐下来写。

  在写文章之前,贾芸心忖道:“想要教秀才考中举人,老师非得有进士功名不可,而对待尖子生,学院不可能不慎重。”

  尖子生不管在什么书院都是受重视的对象。

  秀才什么的一抓一大把,但举人就不同了,已经有资格做官,含金量十足,书院真正出成绩的地方,就在每次乡试时考中举人的学生数量。

  数量越多,次年会试有可能考中进士的人也就越多,学院的名声和威望也就越大,生源自然也越广。

  而倾斜资源先将尖子生立起来,就是为了保稳。

  通过考核,书院先从秀才当中挑出有很大可能考中举人的尖子生,将资源优先给他们,然后才能照顾到其他的学生。

  所以贾芸在写文章之时格外的重视,直接将这次考核当成了乡试会考,高标准的要求自己,同时也看看自己的成色到底如何。

  时间慢慢过去,直到夕阳西斜,贾芸才将一篇文章写好。

  这是他来到这个世界后,写的最投入的一篇文章。

  如果这篇文章都不能让他通过考核,那么今年的乡试也就没必要再考了,免得前去丢人。

  出了房间后,赵锦已经不在,门口是一个七八岁的书童守着的。

  那书童跟贾芸见礼之后,说:“师兄将考卷放回原位即可,今晚自会有人过来连夜审评,明早师兄过来,应该就知道在

  请收藏:https://m.bqq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