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八百七十六章_重生之我是大明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大年初二,随着贺岁档大战正式拉开序幕,还沉浸在新年欢快气氛中的人们,又多了一种消遣的方式,走进电影院,观看电影人为观众们精心准备的一道道大餐。

  被端上这场盛宴的第一道大餐,便是冯晓刚的《一九四二》,或许是为了抢占先机,《一九四二》照原定的上映时间,提前了整整两个小时,原定八点上线的,如今被提前到了六点钟。

  很多人在这个时候,还没有吃晚饭,可是这依然阻止不了人们的观影热情,尽管冯晓刚的上一部作品《夜宴》,好好的恶心了人们一把,但是,冯氏喜剧就像是一个品牌一样,早已经深入人心。

  哪怕冯晓刚早在电影的宣传阶段就已经反复的强调了,这不是一部喜剧,可人们凭借着对冯氏电影的一贯认知,还是先入为主的,给这部电影冠上了一个喜剧的标签。

  毕竟,早先冯晓刚执导的《天下无贼》,《手机》,他也曾宣称这不是喜剧,但是上映之后,电影里那些走心的台词,还是能引得人阵阵发笑。

  而真的等到电影上映之后,人们才知道,冯晓刚这一次是真的不打算走喜剧路线,而是一本正经的玩儿起了深沉。

  被冯晓刚掀开的不再是模糊了背景的小人物的故事,而是直接上升当了民族灾难的层面上。

  开篇便是满目疮痍,这显然是人们在走进电影院之前,不曾想到过的,而且,《一九四二》还是这样一部特别的电影,在抗战和民族灾难之时,我.党和我军全程缺席,忙前忙后的主角变成了国.民.党及其军队,因为意识形态的缘故,这在以前内地的主流电影中绝少出现的。

  在众多观众的记忆中,这种我.党.我军在重大历史面前缺席,而把主角让位于国.民.党的电影,比较突出的也就只有《血战台儿庄》,并难能可贵地对老蒋都进行了人性化处理。

  虽然也表现了蒋.鼎文等国.民.党将领的麻木不仁,国.民政府官员的贪.污腐.化,但同时,观众们也可以感受到老蒋在内政外交上的无奈,他需要向国际力量寻求庇护,需要向地方财团寻求帮助,影片施与了这个传统意识形态中的异端分子以同情。

  这种表现无疑是一个巨大的突破,也说明固有的文化意识形态领域正在逐步软化,很多创作禁区正在被逐步打开。

  回到电影本身,这是一部“在路上”的电影,灾民因饥荒而流徙,冯晓刚和编剧刘震芸采取了灾民、军队、政府、宗教、记者五条线索并行推进的叙事手法,让这五类人面对饥荒,从而做出反应。

  从剧作的角度来说,十九个主角,五十个次要角色,这不论在戏剧,还是电影中都是大忌,何况各方面人物又互不交叉,这对影片的戏剧性提出了巨大的考验,风险性极高

  请收藏:https://m.bqq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