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四十二章 机构_银河科技帝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有效载重,可以进入近地轨道500~600公里的高度。

  如果是300公里的轨道高度,有效载重可以达到100吨左右。

  至于下一级别的投射飞船,需要等青龙级和玄武级投入使用之后,再进行调整设计。

  毕竟银河科技是第一次设计宇宙飞船,而东唐航天局虽然之前设计过神舟飞船和天宫实验空间站,但是这种级别的宇宙飞船,大家都是第一次这么玩的。

  质量投射系统方面,由于银河科技的材料学和技术已经差不多了,这个部分可以说是大力出奇迹的时候了。

  只有把钱砸下去,结果很快会出来。

  但是投射飞船部分,很多技术难题都只有方案,还没有实际确认技术和方案可行。

  下午两点钟。

  还是银河科技2017大厦。

  银河科技和航天系统进入了另一个大议题。

  讨论如何分配任务,以及双方机制的磨合调整。

  这个讨论是必须的,也是必然的,既然要进入大规模进入外太空开拓,如何开拓发展,各个方面的问题必须讨论清楚。

  总不能等飞船上了外太空,再向发一个:在线等!急!

  这种情况是肯定要避免的,所有的都应该尽量提前准备好,避免临时抱佛脚的情况出现。

  黄豪杰先开口说道:“为了统一管理,我认为应该成立一个外层空间的管理机构,大家认为如何?”

  当然这话是说给航天局赵红星等人听的,银河科技内部是黄豪杰的一言堂,没有什么好讨论的。

  “我同意!”赵红星点了点头,毕竟成立应该管理机构,有利于双方合作沟通,也可以让太空发展更加规范有序起来。

  “那这个机构叫什么名字?”王光海问道。

  所有人都在思考。

  “叫东唐外层空间委员会如何?”李仲庭将一个名字说出来。

  “不妥!”马院士摇摇头解释道:

  “如果这个是我们自己搞自己玩,用东唐来当名头无可厚非,如果未来要进行国际合作,最好还是把国家名字淡化了。”

  至于为什么要进行国际合作。

  非常简单,推行东唐的标准、让其他国家承担经费、打压其他国家航天力量的发展,顺便赚一些小钱钱。

  “难道叫国际外层空间委员会?”李仲庭笑着说道。

  “这个名字也不好,容易和国际空间站混淆。”赵红星不看好这个名字,然后向黄豪杰说道:

  “黄先生有没有什么提议?”

  “叫宇宙开拓与发展委员会,简称宇宙开发委,如何?”黄豪杰提了一个。

  “宇宙开拓与发展委员会?这个名字可以!”赵红星点了点头以示同意。

  “嗯!这个名字可以用。”马院士也表示认同。

  众人对于这个名字也没有什么意见。

  [宇宙开拓与发展委员会]这个名字被定了下来,作为航天系统和银河科技的合作机构。

  请收藏:https://m.bqq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