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百四十三章 培养“土味”和“野性”_催泪系导演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军医、护士、伤员组成的特殊队伍,以生命为代价粉碎日寇阴谋的故事。

  主角是一群没有成年的孩子,他们之中年纪最大的也不过是十六岁,而他已经是个入伍七年的老兵了!

  那么这些孩子们,他们都是八路军子弟,是在日寇大扫荡之中,和父母失散的孩子。

  我不希望看到,《战争子午线》拍摄出来的小战士们,只是一群穿着八路军服装的城市小孩,简单地说,我需要的是,真正的八路军子弟,那些在战火之中的小战士们,而不是娇生惯养,细皮嫩肉的城市孩子。

  他们身上城市的味道太浓,乡土的气息太淡,所以,我希望能利用这一次的夏令营,让他们洗掉一些身上的“城市味”,哪怕不能凸显出来那股子“土味”,但是至少也要有一股子“野”性子!

  我们这个时代的孩子,我不要求他们真的明白,那个年月的孩子是如何艰难困苦,但是至少,让他们从外形上看,气质上看,要像一点我们的八路军小战士!”

  李易说着,脑海里却是浮现了那一个个孩子牺牲的时候他们憧憬的画面。

  “原来如此!”主持人一副恍然大悟的模样。

  而此时此刻正在观看这场采访的人也都是终于明白了。

  李易试镜这些小演员,还真的不只是看演技,或者说,他们的演技基本上都不是大问题,真正的问题在于,气质上。

  事实上,演员的气质这种东西,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东西。

  可是显然,就目前而言,这些小演员,哪怕有过再多的演戏经历,可是显然,他们之中很少有真正的吃过“苦”的。

  毕竟,除了演戏,平时他们家里的经济条件都不错,吃的喝的用的,不说是最好的,但是比起普通人来肯定要好不少。

  这些,其实从这一次的夏令营,这些孩子们带去的东西就可以看的出来,很多东西,普通的小孩子根本就没有。

  而他们这样的状态想要演出历经磨难,在战火之中艰难地生存着的小八路军战士们来,的确穿上八路军的军服,他们也依然是城市里的孩子。

  所以,李易说他们缺乏一股“土味”,缺乏一股“野性”,是事实摆在眼前!

  那么这半个月的时间,半个月的户外生活体验,会不会让他们有所改变?

  答案是必然的,就像李易说的,至少他们的身上会多出一股此前不曾拥有的“野性”!

  “我们这个时代的孩子,很多甚至连离开父母的时候都很少,所有的孩子都在父母的呵护下成长,不说吃苦,他们根本就没有体会过什么是饥饿

  这些孩子就是我们这部电影的主角,所以,我希望至少他们能演出一点他们的样子来,所以,我才提出了这个想法,让他们离开父母,独自在这荒郊野外,生活上一段日子。”

  李易的这段采访,让所有的一切的争议都烟消云散。

  因为就像李易说的,这些孩子,不,应该说我们这个时代的孩子,生活在幸福之中,在父母的羽翼下健康快乐的成长。

  他们是被捧着呵护着,被保护着的花朵。

  可是要让这些花骨朵们,去演绎曾经的那些小战士,的确别的不说,在气质上,在“味道”上就差了太多太多。

  至于被制作成节目什么的,那反倒是不重要了!

  请收藏:https://m.bqq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