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千五百八十二章 治愈心灵,寻找人生的春天_催泪系导演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板印象去定义这个孩子的那些人。

  校长、一部分老师、甚至这个孩子的家人。当我们用刻板印象去看待事物的时候,很难再发现一个人的闪光点,但是这个世界上是没有一成不变的人的,《放牛班的春天》就是这样一个给人以机会的故事。马修老师对孩子们伸出手,用音乐将深陷沼泽的孩子们拉了出来,引导他们走上人生的正途。

  有时候,他们缺乏的只是一个机会,或者一次原谅,一句关心的话,仅此而已。

  在影片的最后我们可以看到一个事实,那就是并不是所有人都成为了伟大的人,成为享誉国际的指挥家,成为可以在世界上留下痕迹的人,但是每个人都成为了一个“好人“,成为了一个“人“。

  这是看起来应该习以为常,但却在我们的生活中变成了一个难题,怎样去做一个好人,去做一个问心无愧的人,怎样去做一个不违背自己的良心去生活的人,在如今的社会里,我们如何真的做到1998年新华字典里那一段例句:“李明考上了京城大学,张平进了中等技术学校,我在百货公司当售货员:我们都有光明的前途。“

  其实《放牛班的春天》也真实的向大家传达了这个理念,人生的春天可以有很多种,我们不是要用一个人有多伟大的成就去定义这个人的人生是否成功,而是这个人是否活的问心无愧。

  电影并没有交代,其他的学生们最终如何了,但是从皮埃尔和佩皮诺,我们可以看的出来,他们或许没有获得什么很高的成就,更没有成为“伟大的”音乐家,但是至少,他们都成为了各行各业的“人”!

  包括蒙丹!事实上,这个孩子才是最典型的,因为电影并没有交代,到底是谁放的火,但是镜头语言却给人的感觉,似乎就是他。

  那么他的未来会如何?我们不得而知,但是我想,他对马修的那一个笑容,其实已经可以说明很多了。

  比起真实的世界,《放牛班的春天》更像是一部童话故事,无论是影片的整体基调还是其中穿插的优美的歌曲,还是其中非善即恶的人物设定,这些都不像是真实的世界里会存在的事情,寄宿学校的译名翻译成“塘底“二字也并非偶然,这些问题少年们就像是生活在塘底一样,找不到生活的出路,被父母抛弃,被社会抛弃,如果没有马修老师的出现可能大多数人会走上崎岖坎坷的一生,会没办法成为一个正直的人。

  人们在看过影片以后会说感谢马修老师的出现拯救了这么多孩子的一生,但是我们也不得不承认,在现实世界里,有很多很多的塘底学校,但却很少会出现一个马修老师去用爱拯救这些孩子。换句话说,如果现实世界是只用爱就可以拯救的地方,那很多苦痛也必定会消散的更

  请收藏:https://m.bqq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