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九十四章 佛道之争_江湖烟雨行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相的老和尚正与一着浅蓝色道服,脚踩芒鞋的道士对峙,看样子俩人是来迟了,道士与和尚已经打足了口水仗,要拳脚相向了。

  苏幕遮环顾四周,见僧人在场子外台阶上摆了桌椅,上了茶点,虚正坐在左首,忙拉着叶秋荻悄声走了过去。

  虚正要行礼,被苏幕遮挥手止住了。

  他随手抓起一份茶点,扔到嘴里,兴致颇高问道:“这是要打起来了?可惜,先前的嘴仗未看到。”

  虚一怔,他原以为苏幕遮是过来主持公道或劝和的,却不想来了一位看热闹不嫌事大的主儿。

  小沙弥看茶,苏幕遮刚接过,就听见场内对峙的两人人动手了。

  胡人长相的大德和尚以脖子上的挂珠为武器,耍起来虎虎生风,盛气凌人,绝不似一和尚应有的功夫,半份禅意也无。倒是那道士,长剑在手,动若水,静若镜,应若响,一看便知深得道法自然。

  虚在一旁作解释,道:“大德和尚原是横行北地冀州的大盗,擅使六十三路断门刀,后被吾师云游时教化,皈依了佛门,他便将六十三路段门刀融入到了佛珠中,因此招式凌厉,依然狠辣。”

  苏幕遮了然的点点头,又问道士是何来路。

  虚尚未回答,叶秋荻便出言指教苏幕遮,以增长他的江湖阅历,道:“观这道士,在剑法与身形上,动若流水,静若明镜,反应极快,暗合在己无居,形物自著的道法,是何来路一猜便知。”

  “楼观道?!”苏幕遮很快猜道。

  见叶秋荻点头,苏幕遮不由地惋惜:“可惜,可惜,错过了精彩部分,楼观道与佛家打嘴仗,想来是极为精彩的。”

  有史记载,老子西出函谷关时,为时任函谷关的关令尹喜著书上下篇,留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莫知其所终。而尹喜便是楼观道的祖师爷。后老子化胡成佛之说,便由野史记载的尹喜与老子携手游流沙化胡的传说延伸而来。

  楼观道与佛家辩论,可谓是针尖对上麦芒了。

  大德和尚的佛珠颗颗如龙眼大小,珠子为一百单八颗,使起来虎虎生风,抡刀劈砍的刀招痕迹明显,招招凌厉,逼着楼观道的道长不断地碎步后退。但道长却不狼狈,尹喜所传道经《文始真经》本就以养性为宗,厉害在内力而不在招式。

  果然,大德和尚步步紧逼却未能一鼓作气将道士攻下,再而衰,三而竭,气势稍泄便被道长抓住了机会,一把长剑如蛟龙出海,搅入大德和尚的珠影刀光中。

  道长剑法快慢自如,不断地挂、刺、撩,招式刚柔相济,逼着招式刚烈的大德和尚连连后退,狼狈不堪。

  但大德和尚当年能横行冀州,自是有一番本事的,他知晓自身短处,一直留有后招。待道长青锋斜刺被他侧身躲开,来不及收剑之际,大德和尚趔趄着身子,原在右手的佛珠出乎意料的在背后转到左手上,顺势一劈,龙眼大小的佛珠裹挟着雷霆之威甩向道长。

  道长反应也快,见来不及自救,索性拼个两败俱伤,长剑向右撩起,如龙摆尾,扫向和尚下肋。

  双方虽有克制,打下去不致命,却也难逃重伤之厄。

  请收藏:https://m.bqq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