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四百九十八章 慈不掌兵、情不立事、仁不从政_三国:从隐麟到大魏雄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丫鬟之前,她就与曹操见过一面。

  那是他曹操太学毕业的那年,古语云“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古人认为男人在成年前后,应该出门远行。

  一是锻炼胆量,二是培养独立生活的能力,三是获得不同地域的风土人情的见闻;

  四是可以遍访私学,拜谒身处各地的不同名家,以便跟不同的学者、专家切磋技艺,丰富个人人生阅历。

  五是可以扬名,多在几个私学和士大夫的落脚点崭露头角,渐渐的也会变得知名,六是结交新知,编织关系网,七…也就是最重要的,寻找“知名经纪人”,若是在壮游的过程中,遇到赏识自己的名嘴、名儒,得到他们的首肯与夸耀,很容易在士子中崭露头角。

  那一年,曹操拜别桥玄桥大公子踏上了壮游之旅。

  曹操的路线很简单,先走河南,西到函谷,再走河北,东归洛阳。

  在曹操的想象里,他单枪匹马…出洛阳西行,只要走出二、三百里,就会到老子曾经走过的函谷关,这里是历代的兵家我必争之地,庇护着中原与皇都的安全。

  还有历代文人辈出的弘农郡…风光出奇秀俊,原始森林茂密,到处都是千年古树,可以一览风景,一览大好合算。

  然后向北,回程时经过首阳山,那里是曾经伯夷、叔齐隐居让贤的地方。

  一路上…正好春天到来,一路风景,一路春色。

  这些都是曹操的畅想…

  只是…

  当走出洛阳后,曹操才发现,完全不是这么回事儿!

  到处都是穷人,到处都是流民,穷人绝望的朝他伸手乞讨,曹操从马背上拿出炒面袋子,递给伸过来的数十双瘦骨嶙峋的手。

  这些穷人虽然很想得到食物,却不敢靠近,要曹操放在脚下,曹操纳闷…一个老者费力的喊道:“我们身上有瘟气,好后生,你赶紧走吧!”

  原来…

  那一年,也就是173年的春天,洛阳周边发生了一场大瘟疫,死难者多为无钱救治的贫民。

  连锁反应是,人口买卖市场惨淡,一是怕传染,二是瘟疫之下,连官员家庭都要减少不必要的开支,省下来钱救济宗族亲友。

  白骨露於野,千里无鸡鸣…

  曹操后来吟出这一句诗的时候,脑海中…多半也曾想到过173年的那个春天,想到他即将及冠时,经历的这场特殊的成人礼吧?

  瘟疫!

  情况都这么危急了,可百姓们还有良知,对他曹操抱有善意。

  那是曹操第一次回望洛阳,回望那高大的城头,他在想,洛阳城里的统治者在干些什么?勾心斗角、相互倾扎、争夺利益,置万民困苦于不见。

  百姓没有吃,没有穿,没有住,却依旧安贫乐道,试问这世间哪里去找这么好的子民!

  他们眼看着被饥饿与疾病吞噬,却无能为力。

  那一刻,曹操心潮起伏,再次回望洛阳,皇

  请收藏:https://m.bqq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