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十三章 气氛陡然变冷_三国:从隐麟到大魏雄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羽微微摇头…

  经过卫弘的介绍,陆羽大概能搞清楚,边让这货之所以处处跟曹操作对,究其缘由,说白了,还是在这黄巾军纳降问题上。

  边让这边是深仇大恨,可曹操这边是开创事业,为此,济北相鲍信的仇,曹操都能完全不在意…又怎么会在乎区区一个边让呢?

  “唉…”

  陆羽轻呼一声,心里嘀咕着,想要让这货活下去,还真不好办呢!

  “陆公子何故唉声叹气?”卫弘见陆羽长吁,连忙问号…

  “噢,卫老,没什么…”陆羽直接抬手悄悄的指向了主位边的一名中年男人,似乎…此间,他的地位最高,比卫弘还要高。“卫老,那人是谁?”

  “他呀,是陈留太守张邈!”卫弘介绍道:“他与孟德是太学同窗,孟德入主兖州,他也从中多番助力,算是除了济北相外,孟德最信得过的人!”

  信得过?

  呵呵…

  听到卫弘说张邈信得过,陆羽直接就“呵呵”了。

  陆羽记得,在古籍文献中有记载,曹操出征徐州时曾嘱咐家小,若然他有什么意外,就去投靠这位好同窗、好兄弟张邈,他一定会善待自己家小…

  但…曹操徐州那边杀得火热,转过头来,张邈直接联合吕布就把老曹的大本营兖州给一锅端了。

  看起来,那句话说的一点儿也不假呀,你最信任的人,往往伤你最深。

  当然,从如今这衙署的议论中,陆羽也能看出些端倪。

  说白了,历史上…张邈的背叛与名士“边让”被杀有关,而名士边让被杀,又与黄巾军的纳降有关,偏偏三十万黄巾军是铁定要纳降的…这悲剧还真是不好避免。

  想到这儿,陆羽揣着下巴,究是他…此刻也不免犯愁了起来。

  …

  就在这时。

  “两位荀先生久仰,久仰!”

  却见名士边让款款走来,先是朝卫弘行了一礼,旋即又朝荀彧、荀攸行了一礼。

  “原来是文礼。”荀彧起身回了一礼。“谁人不知文礼‘博学善辩’之名?我叔侄是久仰、久仰了…”

  讲到这儿,荀攸补充了一句。“文礼著出的那本《章华赋》,每每品读,我只觉得惊为天人哪,今日一睹文礼真容,荣幸至极。荣幸至极。”

  东汉末年就流行这套,商业互吹…

  两个名士你夸夸我,我夸夸你,传扬出去,两个人的名声均会水涨船高。

  荀彧与荀攸自是不吝惜这般言辞。

  “哈哈哈…”边让缕着胡须,爽然大笑。

  不过很快,他的眉头一蹙,语气陡然变得冷冽了许多。“文若、公达,你们可听说了那曹操竟打算纳降三十万黄巾贼?”

  曹操?直呼曹操名讳么?

  没错,边让没有用“曹公”、“曹州牧”、“曹兖州”这样的敬词,也没有用“孟德”这类的字,而是直呼曹操!

  平辈之间、年龄相仿者直呼名讳,这在讲究礼仪的古代

  请收藏:https://m.bqq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