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零七章 有“父慈”,就有“子孝”_三国:从隐麟到大魏雄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川才俊,武有谯沛武人…看似人才济济,可事实上,隐患在于青黄不接!”

  “如今的天下分崩离析,诸侯混战…根本不是短时间就能够打下来的!如今的颍川才俊、谯沛武人…甚至是曹公都会年长的一天?难不成,二十年、三十年后,曹公还要策马奔腾,与敌人死战么?换句话说…若然那时候,曹营中有能拿得出手的贤才,曹公还用凡事都亲力亲为么?”

  呼…

  闻言,曹操长长的呼出口气。

  陆羽若不这么讲,他曹操还真没意识到,他也四十多岁了呀!

  十年内,他就会到“知天命”的年纪…

  二十年内,他就会到“不惑”之年…

  那时候的曹营?那时候的天下又是何光景呢?

  羽儿的眼界好远哪…这一眼就望到了二十年后!

  诚然,现在他曹操,他曹营的将士、谋臣…勇武、无畏、智计频出…

  可…所有人的巅峰能维持多少年呢?

  别说是三十年,便是十余年后,曹操还能像如今这般么?曹氏、夏侯氏一族的族人,各功勋之后会做到如他们一般出色么…

  无疑…

  这是一个大大的问号!

  究其原因,便是四处征伐之下,曹操与族弟们、颍川才俊们…哪有时间去培养后辈!

  青黄不接,似乎…似乎已经变成了一道必须要郑重对待的问题。

  而太学…

  “嗖”…的一下,曹操的眼眸中释放出一抹绿色的光芒…

  太学,没错,就是太学!

  他曹操缘何出色?荀攸缘何出色?

  甚至…袁绍、袁术、刘表…为何能雄踞一方,或许与家世有关,可与太学的培养又能缺了干系么?

  从太学中毕业的曹操最是能体会到太学给他带来了什么…

  要知道,入太学前他曹操还是个魔兽少年,可出太学…他就已经能以天下苍生为己任,能哀民之疾苦,能品评时弊,更是敢与黑恶势力说“不”!

  如此说来,正式的、理论的培养后继才俊至关重要,且也是当务之急。

  呼…

  曹操再度呼出口气,继而朗声道:“陆功曹,你的意思我懂…让曹氏、夏侯氏家族中的小辈入太学中学习是么?”

  “不只是曹氏、夏侯氏!”

  陆羽不假思索的回道:“所有大汉公卿、氏族,甚至是少许杰出的寒门子弟,都可以入太学读书!”

  “太学学业不过四年,毕业之计既为学成之际,他们就可加入曹公的麾下,文可治理州郡,武可带兵打仗,如此一来…曹公麾下的人才便会源源不断,这等人才的补给是其它诸侯望尘莫及的!”

  陆羽之所以这么说…

  是因为他知道,曹操是个求贤若渴的人,从他一辈子发出过无数道“求贤令”就能窥探出一些端倪。

  可…与其求贤,不如自己培养人才。

  陆羽就不信,昭姬姐教诗书礼仪、荀彧教治国、荀攸教谋略、典韦教武技…

  甚至…

  请收藏:https://m.bqq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