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千零二章_唐奇谭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金山,后世又称阿尔泰山,其实是蒙古高原与天山以北之间,一大片相当广袤的山脉统称;自东南向西北绵延两千多公里,横跨中俄哈蒙四国境内;因为其山中自古以来就出产黄金等矿藏而得名。

  更有诸多冰峰融雪形成的银水曳失河,也是中国唯一一条由南向北的倒流河,环绕金山山脉而过,最终流入西伯利亚深处的北冰洋;由此造就周边水草丰茂、山林丛密的大环境。

  其中兼具了雪线冰川、高山湖泊、深峡裂谷、台地丘陵、河谷平原、低地草甸,戈壁荒摊、沙地绿洲等等多种复杂纷呈的地貌,也让来自西面准葛尔盆地的沙海,东面荒凉的山地戈壁也止步于此。

  所谓的金山银水,也滋养和繁育了历朝历代,崛起于草原、西域之间的众多游牧民族。以其中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和矿物产出,成为支撑起强横一时的历代草原游牧政权,或是一方霸主的重要一环;

  直到大唐的乾元、泰兴年间,身为穿越者前辈的梁公,以一己之力扭转了,草原民族生生不息、旋起旋灭的惯性;而用一系列建立在各条河流流域的堡垒和屯垦、贸易据点,将其逐步割裂、封锁。

  又大肆分封功臣将士于塞外,在各处池泊、水草地筑城定居;最终驯化了其中大部分游牧帐落,而将其变成相对稳定的半定居半游牧,专门蓄养牛马羊驼等牲畜,并世代提供皮毛骨肉制品的职业。

  又击败和屠戮了剩下其他桀骜难驯的部落,以诸侯定期北狩的义务,将残余的抵抗势力,赶到了更加荒凉、苦寒的极北之地;乃至是终年冰封的冻土雪原,高寒的针叶林中;才得以苟延残喘下来。

  因此,作为重要的夏营和过冬地的金山周边,也自然不会例外的;大唐朝廷在此相继设立了玄池、乌盖、拔山、五个州;除了直接管民和提供贸易的城邑外,又分辖十几个藩家;但金山范围太大。

  可以说,哪怕经过上百年的经营和拓殖,除了沿着外围地区和部分山口要冲,所建立起来的堡垒和城寨、哨垒,以及部分山脉北麓的诸矿监之外,大唐朝廷和诸侯外藩的势力也未尝过于深入其间。

  事实上,就算后世科技高度发达的现代中国,除了例行的大地卫星遥感和测绘之外,在国境线部分的阿尔泰山深处,依旧还有好些未曾勘测的处女地。也是为数不多未曾探索完成的自然宝库之一。

  因此,金山也成为历代西域那些流亡的叛逆和反乱势力,不服王化的草原藩部;横行不法的罪人与逃犯,乃至官军围剿的流窜寇盗天然庇护所。其中一些彻底消亡在群山中,或是因此退化成野人。

  但也有一些顽强的扎根下来,建立了世代生息的据点与聚落;乃至最终形成了横行、奔窜于大漠、草原之间的贼寇源

  请收藏:https://m.bqq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