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672章 宣镇夜市_赵玟李小三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太合适,所以赵文就推倒了孩子满月之后。

  现在已经是十一月初了,等到孩子满月之后,就过了新年。在新年之后,也正好可以趁着这个功夫纳妃。

  ……

  赵文穿着一身便装,带着陈东来以及八九个腰间鼓鼓囊囊的亲卫在宣镇的街道上漫无目的乱转。

  现在已经是下午了,眼看着太阳就要落山,可是街道上的行人并没有因为这个原因而减少。

  在一条街道的路灯旁边,摆放着一些桌椅,桌椅旁边还有几个烧烤炉。

  这几个烧烤炉在外观上和后世的烧烤炉没有什么两样,这些烧烤炉正是经过赵文改良之后的。

  而且,这个时代的烧烤,还正是从赵文这里流传出来的。

  其中一个烧烤炉旁边站着一个粗腰大汉,他脖子上挂着一把毛巾,正在烧烤炉旁边忙活着。

  此时,已经有几个百姓坐在了这家烧烤摊的椅子上。

  大汉熟练的将烧烤炉中的木炭点燃,然后将穿好的牛羊肉放在上面。

  随着炭火的炙烤,牛羊肉也开始滋滋作响,大汉用沾满辣椒油的毛刷在上面不停的刷着。

  等刷的差不多了,大汉取出从烧烤炉旁边的桌子上拿起几个铁盒子,从里面捏几撮佐料,撒在上面。

  一阵香味扑面而来,虽然味道没有办法和后世相比,可是依旧勾人馋虫。

  除过这个大汉之外,还有几个伙计模样的人,在给汉子打下手。在旁边的烧烤炉前,还有几个人在忙碌着。

  这几个烧烤炉也是汉子的,这个汉子的烧烤摊在这附近,是远近闻名的。

  其实辣椒这种东西很早之前就已经传到了大明,在东南沿海之地,辣椒的数量还是很多的。

  只不过这个时代的大明人在第一次吃到辣椒时,被这种辣味刺激的还以为这玩意有毒,所以就一直当成观赏植物来用。

  赵文可是知道辣椒的美味,所以在几年前就让人从东南沿海弄了一批辣椒过来,开始在宣镇种植。

  经过多年的推广,如今的辣椒,在宣镇已经成了必不可少的调味品。

  和辣椒一起过来的,还有红薯。

  在万历二十一年时,红薯被一个叫做陈振龙的海商从吕宋带了回来。

  陈振龙将红薯从吕宋带回来,可能有自己的私心,但是他对这片土地的贡献,无疑是巨大的。

  红薯其貌不扬,长的就像是土疙瘩一样,可就是这么一个小小的红薯,却推动了人口的增长。

  赵文让人将红薯从东南沿海弄了过来,便在宣镇这边推广。

  可是这玩意其貌不扬,长的不讨喜,再加上宣镇在赵文的治理下,又不缺少粮食,百姓们除过种地之外,还可以进工厂做工,不管怎么生活,都能过的很好,所以刚开始的时候,宣镇很多的百姓都不愿意种植这个东西。

  虽然百姓们不愿意种植,但是赵文却不能任由事态这样发展。

  

  请收藏:https://m.bqq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