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66章:不完全跟进政策_唯一战胜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要抓住核心的东西就可以了。那就是发展,发展的目的在于战争。战争打的,无非就是经济、工业,以及军用技术。我们只要确保这些方面能够高速发展,不跟进也是可以的。但如果一但我们发展受到市场制约,我们可以马上进行跟进。”

  “也就是说,初期,我们在基础建设、科研上刺激到极致就可以了。而我们现在的建设力量实际上已经到极限了,没必要再刺激了。”

  ……中华帝国就美联储下调贷款利率的政策,很快也做出了应对,就工程建设、科研等行业,同样给与低利率贷款,而且有贷必应。

  基本上是确定了整体是应对措施。

  中国此时一定程度上是可以模仿美国的,但却不是完全能够模仿的。

  例如这个内需的刺激上,例如大量的钱贷出去后,像汽车这些产业,自然是需求量倍增。

  此时汽车已经是供不应求,再刺激就虚了,汽车价格可能会往上不断飙涨。

  像钢铁等行业,此时也不是说产能很宽裕,基本上是生产多少就卖多少,这也不需要刺激了。

  此时中国的发展,很多东西在不需要刺激的情况下,已经是最快速度了。

  美国那种刺激消费的透支法,实际上只是用来保持这样的速度而已,在速度已经上去的情况秒下,并不需要全面的采取这样的措施。

  中华帝国就需要刺激的行业进行了规划。

  目的姓很明确,那就是使国家继续强大起来,使民众能够富裕起来。

  后面一点,暂时来说是有点虚的。因为在透支消费的发展模式下,必然会伴随着萧条,这就跟养猪和杀猪一样,养了肯定要杀,不然就会赔本。

  阵痛是肯定有的,按照美国的那种模式来发展的话,这是必然的。

  但阵痛过后,当中国取得世界霸权地位说时,经济复苏后民众依旧可以迅速富裕起来。

  中国传统的富裕,是一种不太好集中资源的模式。

  例如明代末期的社会很多人都很富裕,但贫富差距过大,财富一个个散落在下面的地主、官商手中,国家却穷得要死。

  贫富差距过大实际上一定程度是可以忍受的,只是这种过大是不是普遍姓的。

  如果像美国那种模式,财富集中在少部分的银行资本家手里,大部分人都很穷,那么矛盾反而不是那么剧烈,而且财富集中在少数人手上,更有利于集中使用资源。

  不过美国那种模式对于中国来说是不可取的,因为美国那种模式,掌控大量财富的是私人,不承认任何政治责任。

  中国如果按照美国的透支消费发展模式,那么其收获的财富必须转为国有资产,这个游戏必须由国家来玩。

  ……美联储自降低了贷款利率之后,经济马上开始迅猛发展,一改之前与中国经济赛跑的颓势,大有要将中国远远甩开的架

  请收藏:https://m.bqq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