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十九章:与张自忠将军的第一次谈话_唯一战胜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定成了华东自治三省的国歌。

  什么年代写什么歌,这个年代当以爱国主题的歌曲为主,娱乐的歌曲可以再过几年,现在市场也不是很大,娱乐的歌曲也没什么市场。

  《精忠报国》、《梦驼铃》、《一剪梅》这三首歌曲就不用说了,这些歌曲都是后世人们很熟悉的歌曲。

  至于那首《中华民国》则很少人知道,不过这首歌曲在后世被改编成了《中华民族》,是民国时期比较经典的歌曲之一。

  歌词——青海的草原,一眼看不完。

  喜马拉雅山,峰峰相连到天边。

  古圣和先贤,在这里建家园。

  风吹雨打中,耸立五千年。

  中华民国,中华民国!

  经得起考验。

  只要黄河长江的水不断;中华民国,中华民国!

  千秋万世,直到永远。

  夏钧目前抄袭的大多是爱国歌曲,旋律也都是十分经典的,这些歌曲可以分成两张、三张甚至是四张唱片。

  写好歌,当天夏钧来到了华东大学音乐学院。

  “校长来了,校长来了。”夏钧刚走进音乐学院,学院里顿时热闹了起来,夏钧带着他那标志姓的微笑,对学生们挥手说道:“同学们,最近学习得如何?”

  “我们都在努力学习。”教室里的学生齐声笑着回答道。

  “嗯,很好,同学们要继续努力。”夏钧点了点头,走上讲台,说道:“今天我给同学们上一堂音乐课。”

  夏钧会上音乐课?

  囧!

  实际上夏钧还真的上了,他之前为了搞那些军歌,没事的时候没少学习音乐知识,加上他本来就有一些基础,进步倒也巨大。

  他上音乐课不是讲基本功,夏钧的基本功并不是很好,不过他讲的是音乐理论等等,这一点没有谁能比得上他。

  因为夏钧经常在华东大学各学院客串当教师,也形成了他成熟的讲课风格,带着一个后世二十一世纪青年的那种活跃思维,他上课最受学生们欢迎,因为听校长讲课很风趣。

  上完课,夏钧把一个叫赵中崎的学生叫了出来,赵中崎是个山东青年,身材长得很高大,相貌长得也很不错,正好是歌唱系的,很适合把他推出去出唱片,这么肯定有市场。

  赵中崎得知校长要他签约华东唱片公司,很是兴奋的答应了下来。

  ……夏钧这个不务正业的委员长其后几天时常去华东唱片公司查看录制情况,赵中崎表现不俗,唱功方面虽然还有些稚嫩,但在录音棚中并没有太的问题。

  同时夏钧还往剧组跑,华东制片厂的《剿匪战记》拍摄得还算顺利,虽然说因为演员演技不是很好,加上导演经验也不是很高,因此比较烧胶片,不过制作成本算十分的低了,连主演的演员拿得都是中等工资。

  导演苏子毅决定把影片拍得悲情一些,所以采用了第二套方案。

  七月底夏钧在实业家

  请收藏:https://m.bqq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