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十八章:轰炸机试飞_唯一战胜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当前这个竞争激烈的格局下,那些老旧轮船亏损最大,运得越多亏得越多,自然是裁撤了好。

  同时郑观应得到了华东自治三省的实业家们的支持,这些实业家将一些已经取得竞争优势,不会因为运输成本提高而失去竞争力的商品交给华东近海运输公司运输,运输价格提高到了每吨元。

  虽然运输价格仅仅是提高了元,但这却可以让华东近海运输公司脱离亏损,因为华东近海运输公司的货船很先进。

  货船越大运输效率越高,因为船每增大2倍,仅需倍的动力就可以推动,因此造得越大,储存燃料的空间就更小,因此在各港口的运输上,就算是每吨1元的运输价格,华东近海公司依旧有赚,唯一亏损的地方就是长江水道的运输。

  长江不可能容纳太大的商船,因此无法发挥吨位优势,小吨位的货船因为在燃料方面比洋行的货船更为节省,因此更有竞争力,但依旧无法摆脱亏损。

  由于华东自治三省民族资本的团结与互相扶持,使得华东自治三省的各种商品如同一把尖刀直插市场。

  反观各洋行之间,虽然对华东自治三省的商品进行封杀,但总体上比较松散,各洋行大多只顾及自己的领域,不会去配合其他领域。

  各洋行在华东自治三省的市场迅速溃败,其中福建的市场本身就处于半瘫痪的状况,此时已经被将近完全扫出门外,只有那些华东自治三省还无法生产的商品还存在着市场。

  浙江、江西的市场也迅速溃败,因为夏钧开始在境内征收过路费,这些过路费表面上是所有商品都征收,但过路费征收上来后,回返还给各工厂。

  加上华东自治三省的民族主义开始迅速萌芽,洋货很快就被排挤了出去,华东自治三省的市场已经被民族资本牢牢掌控。

  到了这一步,夏钧已经立于不败之地了。

  华东自治三省的地盘拿下,就算和美国佬再怎么竞争,起码不会吃亏。

  不过自身的市场已经拿下,规范商业却是非常重要了,夏钧可不想看到后世那样没有任何道德底线的商家,以及乱七八糟的食品安全问题。

  后世那属于道德、信仰的全线崩溃,然而在这个年代却不一样,这个年代的商人注重诚信,并且很看重名誉。

  夏钧要做的就是加强这种风气,让商家把诚信看做根本,因此夏钧开始建立诚信机制,任何企业想要从银行贷款,诚信的考虑成分将增加。

  同时夏钧对商品质量做出许多要求,后世的政斧是帮助商家欺负消费者,殊不知这种手段只会得不偿失。

  夏钧对那些民族资本是扶持的,但不是一味的扶持,起码得对得起消费者,不能让消费者吃亏。

  因此夏钧让司法部出台了新的《商业管理条例》,新的《商业管理条例》之中规定了

  请收藏:https://m.bqq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