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百六十五章 大唐危机现_大唐:八岁大将军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收缩兵力,自顾不暇。

  那还能调出兵力前去关内道,阻截突厥二十万铁骑。

  北庭抽兵不出,安西是半残之地,陇右哥舒翰,更加悲催,不仅深陷大食,还要提防吐蕃趁火打劫。

  岭南,剑南两地,也要防止吐蕃与天竹,如果抽兵后果不可想象。

  朔方与河西两地,又是长安腹背,这两要是调兵,万一有反贼举兵,将会长驱直入。

  届时兵围长安,那大唐可就真的没救了。

  李隆基又怎敢调动。

  此时大明宫中,李隆基坐在龙椅上,面如金纸,浑浊的眸子里布满血丝,看着下方面色惶恐的朝臣,焦躁不已。

  已经无力发火的李隆基,再次喝问朝臣道,“尔等还没能想出破局的办法吗?!”

  结果,朝臣低头闭口不言。

  气得李隆基连连拍击龙椅怒道,“你们是朕的肱骨大臣,居然连一个破局的方法都想不出来,朕又要你们何用!!”

  说着,李隆基状若疯狂的喊道,“来人,将他们拉下去,全部给朕重杖十棍,若是想不出破局之法,继续打!!”

  “直到他们想出来为止!!”

  轰!

  李隆基此话一出,群臣连忙跪拜在地,俯首磕头道,“陛下,陛下,请三思啊!!”

  其中有名年迈的老臣,吓得脱口而出道,“陛下不可啊,臣有办法,臣有办法。”

  重仗十棍,以他这身子骨,必死无疑。

  “尔有何办法,快说!”李隆基眸子里生起希望,沟壑般的脸上,满是急切。

  “回禀陛下。”年迈老臣脸色微绿,极快的思索道,“不如我们与四国议和吧。”

  “如今在打下去,我大唐将国不成国,属实难以抵挡四国兵锋。”

  “趁我大唐根基还在,与之议和,休养生息几年后,在图发展。”

  “议和?!”李隆基面容发黑,怒斥道,“现在议和,我大唐能给的起四国所要之物吗!!”

  “难不成要割地给四国,做出此等无骨气之事。不说朕与尔等会被百姓戳脊骨咒骂,死后怎么有颜面去见列祖列宗!!”

  “议和之事,亏你也能提出来!!”

  “来人,将此人逐出宫门,朕不想见到他!”

  “得令。”大明宫外的千牛卫,立马进入大殿,将年迈老臣给拖拽下去。

  不过,诡异的是,这名老臣却没有任何反抗与哀呼,甚至带着一丝解脱的神色。

  比之在朝堂上,随时丢弃性命,罢官出宫已是好事。

  “议和之事,朕不想在听,违者杀无赦!”李隆基见下方朝臣,看到年迈老臣逐出宫门,个个有所意动,不由的激起他的杀心。

  警言朝臣之后,李隆基哼道,“继续!”

  “这……”朝臣都快哭了,急得满头大汗,不停的转动脑子,他们哪有什么办法。

  晃然间,他们瞄到站在前排的李林甫,还有杨国忠等人时,眼眸顿时一亮。

  祸水东引。

  死贫道不死道友。

  纷纷跪伏而出道,“陛下,我等实在是愚昧,不知用何办法解决国之危机。”

  “但是李相,还有杨阁老,安将军皆是朝之重臣,思维敏捷,带兵之将。”

  “此刻他们面色沉稳,我等想是李相他们必有破局的办法,请陛下明察。”

  “极是,极是,李相当朝数十年,安将军征战天下,无往不胜,必能为陛下破局。”

  “言之有理,言之有理,李相等人不说话,肯定是在想上好良策。”

  “……”

  群臣的七嘴八舌,顿时让听在耳中的李林甫等人,眼眸瞪大,面容抽搐不已。

  大唐:八岁大将军章节列表

  请收藏:https://m.bqq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