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1章 战鼓将擂缘败至(八)_宰执天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去平定叛乱。

  罗兀城中的一万七八千人,是选自鄜延、环庆两路的精锐,而为了保住罗兀城的退路,绥德的种谔、细浮图城的折继世,他们手上的近两万人也不得不留在两座城池之中。少了两路四万精兵,吴逵尽管是被重重围困在咸阳城中,但光靠从秦凤和泾原赶来的军队,却很难打得下来——秦凤、泾原两路都要留兵防守,能出动的兵力不会太多。而且还因为赵瞻的催逼,不得不仓促上阵,吃了一个大亏。

  王中正一番话虽然说得曲言宛转,但其实已经是很严厉的指责赵瞻在做蠢事,要不然不会把因为赵瞻才导致咸阳兵败的消息,在罗兀众将面前透露出来。

  ‘这等文官,当真只会坏事!’

  不知在场的有多少将领在肚子怨声连天。

  赵瞻是陕西人,而且在关中的名气不小,韩冈听说过他。他为官的名声并不差,尤其在他曾经任职多年的河中府【今山西运城】有着很高的声望。但今次他做得就有些太过了一点,士大夫的脾气把王中正这位跟他一起来宣诏的中使,逼得没处站。看王中正的话中隐含的怨愤,就知道在赵瞻手上受得气不小。

  张玉一切了然,便道:“现在是因为党项人在外围困,不得不谨慎行事。只要稍有机会,当会立刻退兵。还请都知少待两日。”

  王中正没正面答话,只从怀里掏出一封信,递给张玉:“这是韩相公的手书!”

  张玉微微变色,拆信而看。韩冈从张玉身侧瞟了一眼,只看到信笺的最后面是一颗鲜红的宣抚司大印。

  看来因为咸阳兵败,韩绛也已经加入了催逼罗兀退军的行列。

  韩绛是被逼的。罗兀城软磨硬泡的不肯立刻撤军,如果梁乙埋能在此时退军,而广锐叛军又被剿灭,事情说不定还会有点转机。但眼下盘踞在咸阳城中的叛军,让韩绛无法再等待下去了。

  王中正等张玉、高永能等将领一一传阅过韩绛的手书,便又道:“中正今次还奉了天子下令弃守罗兀的诏令,这是赵大观于出行前转予中正的……在下并不希望用到。”

  王中正虽然觉得张玉说的话很有道理,但他从天子那里接到的命令,就是让罗兀城撤军。与文臣不同,他这样的阉宦,根基来自于天子的信任,没有胆子去反抗天子的诏令。

  张玉花白的双眉皱了起来,向王中正叫着苦:“可是数万西贼精兵就在几里之外虎视眈眈……并不是不肯从命啊!”

  这时一名高永能的亲信冲进了帐来,很兴奋的叫道:“总管、都监,梁乙埋退军了!”

  叫完之后,方才惊觉帐中的十几双眼睛瞪着自己,还包括张玉的。他的身子颤了一下,退了半步,仿佛落进了蛇群的老鼠,惊慌失措得瞪大眼睛。

  韩冈在后面不由得苦笑起来,这未免也太巧了一

  请收藏:https://m.bqq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