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十章 庙堂(一)_宰执天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亲自将玉带赐予王安石,正是为了酬谢王安石运筹之功。之后灭交之役,在中枢的还是王安石。

  而且将兵法和军器监对大宋武力的提振,比起任何大捷都更有意义,熙宁以来的开疆拓土,也都是建立在两者之上的。

  所以论军功,王安石是不缺的。再往后,王安石又有定策之功,以平章之尊,领群臣保扶幼主登基,并在宫乱之时,立下了汗马功劳。

  故而以勋劳论,王安石怎么看都胜过韩琦,而不逊色于赵普,忠献二字肯定当得起。

  至于文正,王安石则更不必说。教化之功比王曾远胜,文学也比范仲淹更胜一筹。

  所以报社里面,几乎都是押在这两门上。之所以说是几乎,是因为还有一人,认为王安石的谥号会是‘文’。

  赢家得意洋洋,冲着另一间屋子,“张翁,这回你也输了。”他得意的哈哈笑,“谥者行之迹,故太傅一来匡扶先帝,中兴大宋,二来罢诗赋用经义,有补于圣教,岂是韩、杨辈,只得治文一事?”

  韩愈单谥文,杨亿也单谥文,两人以文学闻名一时,谥号亦以此而来。

  一个老头子从小间里挪出来,苦笑着,“输便输吧。”又一叹,“当初洛阳的司马太师谥文庄,不是因为他叡圉克服。而且韩相公本有他意。老夫本以为韩相公这一回,一样会另有想法,”

  司马光谥文庄。

  昔年宰相夏竦死,仁宗念其曾教书资善堂,欲赐谥文正,司马光接连上书,力阻之。后仁宗只得赐夏竦为文庄。

  等到司马光病故,太常礼院就议了个文庄出来。据说就是为了让司马光跟他的老朋友亲近一下。当然,明面上的说法,则是取了敬、严之义。

  不过还有小道消息说,当时定谥时,宰相韩冈曾经提议单谥一个‘文’字,免得第二字拟定不佳,徒惹众议,正所谓三代定谥,是盖棺定论。但如今定谥,是扬人之美,隐人之恶,不过被另一位宰相章惇反对,也就不了了之了。

  但有这一事在前,遇上了争锋多年的王安石,难免有人会认为韩冈会设法只给王安石一个‘文’,以避免纷争。

  “本来想的是……”将赌注押在忠献上的一个编辑道,“要是以文正谥楚王,岂不是以新学为正?难道韩相公甘心?”

  “哪有这种说法,文正本是文贞,又与圣教道统何干?”

  文正本为文贞,因避仁宗讳,方才改为文正。所以开国以来,谥文正的不过王曾、范仲淹,但从文贞改为文正的,还有真宗朝的名相王旦。

  唐梓明已经从总编辑的房内出来了,看着编辑们还在闹,他就插话道,“各位,其实追赠、谥号这些都是小事。”

  “这些都是小事?还能有什么大恩典?”

  “朝廷还要楚国……”唐梓明顿了一下,改口,“是楚王配享熙庙。”

  

  请收藏:https://m.bqq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