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35章 历历新事皆旧史(下)_宰执天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人为主谋,唆使民变。”

  “子厚相公说得是,肯定不是那么简单的一件事。两浙山区和平原的民风截然不同,山中彪悍,山下软懦。若是婺、睦二州民乱,那是一点不出奇。山中村庄,为争水争地,年年都要打上几场。但苏杭润常湖这几州民乱,却是让人始料未及,必是有人在后主使。”曾孝宽道,“当寻究其主使之人,绝不容许其逍遥法外。”

  “相公打算如何处置?”邓润甫问章惇道。

  “命两浙路提点刑狱彻查此案,灾民令润州赈济安抚,若愿意屯垦边疆,酌情给付旅费。”

  “丹徒知县当罢。”曾孝宽沉声道。

  章惇道:“应该已经请辞了。”

  通天大案,不论是否有牵连,当地的知县都要担上一份责任。若不知情识趣的上辞表请辞,就等着被弹劾吧。

  再怎么样,也的把悔罪的态度表现出来,这样背后的靠山才能名正言顺的拉上一把,否则一个不知羞耻的评语加上来,就会变成臭狗屎一般,让人闻风而避了。

  “希望他知趣。”邓润甫哼了一声,对章惇道,“当尽速另选贤能。”

  “自然。”

  参知政事先后表了态,章惇问韩冈:“玉昆,你看如何?”

  “我亦觉得子厚兄的决定甚好。不过,可再选个人去一趟两浙,此事非小,当防微杜渐。光靠提点刑狱司和当地州县的奏疏,总是隔了一层。”

  工厂是韩冈大力推动,现在出了事,他派人去两浙查个究竟也好,掩盖事实真相也好,都是情理中事。曾孝宽、邓润甫都没有异议。

  章惇想了一下,道,“让宗状元去如何?”他问着韩冈,“他是浙人吧?”

  “是,就让他去。”韩冈点头同意,这件事让宗泽去他才放心。

  短暂的会议之后,章惇与韩冈留了下来。

  “玉昆,你是不是有什么看法?”章惇直率的问韩冈。

  韩冈点了点头,“之前子厚兄你和曾令绰都说,这件事别有蹊跷,并不简单。”

  “玉昆你觉得不是这样?”

  “其实我觉得这个问题很简单,”韩冈道,“归根到底,还是江南的工厂主太黑心了一点。”

  章惇眉头微皱,道,“何以见得?”

  韩冈道:“想必子厚兄你也知道,关西所创办的棉纺织厂数量比丝厂还多不少,棉花也与丝绢同样依然,雇佣的工人甚至是倍于江南丝厂,为什么关西就从来没有过工人烧厂的事?”

  章惇道:“那自是因为无人唆使。”

  韩冈反驳道:“若心中无怨,又有几人会因唆使而犯下如此重罪?”

  关键就在这个唆使上。不是工人冲击丝厂,厂子也不会给烧掉。大部分工厂的防护都很紧密——丝绢本来就是另一种模样的货币——三两个人想要纵火,保准会被打出来,只有上百人的骚乱,才能得到纵火的空隙。

  “在关西,

  请收藏:https://m.bqq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