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63章 《儒学考据》_明左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志同道合的盟友不够多。

  倘若资本家遍地都是,他想要推翻腐朽没落的明王朝,将会是轻而易举的事儿。

  哪会像现在这般,一个孔家就压的他喘不过气来。

  不就是孔家信徒众多,遍布天下嘛。

  如果资本和商业同样遍布天下的话,觉得孔家是障碍的人,自然也就多了。

  在社会现状无法彻底改变之前,学者们已经在思想领域走在了前端。

  “各位,这是我新作的文章。学着用了白话文,不足之处,还望海涵。”

  又是一次思想交流会上,刘宗周拿出了自己最近的研究成果。

  每个人分到一份文稿,全都热切地拜读起来。

  刘宗周说是当今天下文宗,那是一点都不夸张的。

  他的学术,谁不渴望学习?

  这篇新作,刘宗周命名为《儒学考据》。

  既然是考据,毫无疑问,是一篇研究论文。

  最让左梦庚欣喜的是,刘宗周的转变非常大。竟然舍弃了最擅长的文言文书写方式,而是学着大家的样子,改成了白话文。

  虽然其中的语句、符号运用有不少错误之处,但通篇文章读下来,却酣畅淋漓,一目了然。

  这篇文章里没有什么高深的论点,也没有阐述刘宗周的什么思想。

  这更像是一篇考古文。

  在文中,刘宗周着重叙述了儒家和儒学的起源、兴起、发展和现状等。

  尤其是儒学的起源,刘宗周花费了大量的篇幅。

  最引人侧目的是,在这个开篇中,刘宗周详细地介绍了春秋战国时代,整体的格局趋势。各国之间的政治、战争、外交,甚至还包括了生产力的发展状况。

  通过这些,引申出了儒学出现的原因。

  在文中,刘宗周明确提出,儒学之所以会成为显学,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经过长久的分裂和战争,民心思定。

  也就是说,先秦时代的儒学,既是显学,也是底层之学。

  而在各国的统治上层,对儒学是不感冒的。

  究其原因,各国都专注于争霸和统一,需要为政治、战争、吞并寻找合法性。

  儒学作为思定的学说,不利于各个诸侯国的扩张。

  由此而言,当今天下大乱,虽然民心思定,然为了防止天下沦丧,更需自强不息,寻求富强之道。

  虽然没有说的太直白,但如何寻求富强之道呢?

  熟读史书的人自然清楚。

  先秦诸侯为了争霸,无不变法改革。

  革的是什么?

  当然是思想。

  刘宗周不愧是大宗师,通篇没有一句批判儒学的,但却把儒学的根给刨了。

  相信这片文章一旦流落出去,保证会让许多顽固腐儒跳脚。

  但在这里,众人看了,无不欣喜。

  有大宗师执笔,这就等于对儒学动手时有了令人信服的法理依据。

  届时无论是灭儒还是革儒,都有利于本阵营塑造正统性。

  “将老师这篇文章刊印,内部发行,要

  请收藏:https://m.bqq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