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717章 全都在父慈子孝_明左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717章全都在父慈子孝

  文人经常用一句话来表达自己的警醒。

  那就是:国虽大,好战必亡。

  这句话当然是无比有道理的。

  历代王朝,多少兴盛一时最终都因为穷兵黩武而灰飞烟灭。

  而即使是最纸上谈兵的文人,同样也知道一个最浅显的军事原则。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从逻辑学上来讲,两个道理之间存在着必然的联系。

  因为任何战争对于资源的消耗,都是惊人的。

  一边消耗,一边破坏,再强盛的国家都挺不住。

  这也是历代中原王朝都难以无限扩张的原因。

  可是本着如上原则,游牧民族的做法又颇为令人费解。

  那些游牧民族好似不受“国虽大、好战必亡”和“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的影响。

  只要想打仗,拿上武器、骑上战马出发就行。

  有些人可能说了,那是因为游牧民族有马,所以行动快速,不受影响。

  可是当汉民族王朝拥有强大的骑兵后,似乎完全不是那么回事。

  人们会发现,骑兵的消耗足足是步兵的三倍以上。

  要想伺候好战马,不但要准备精致的草料,还要有营养丰富的豆子和鸡蛋。

  战马也要吃一点盐,不然没有力气。

  那么问题来了。

  游牧民族去哪里弄豆子和鸡蛋?

  难道他们的战马就不需要这些营养补充吗?

  那为何蒙古人能够拓地万里,一直打到欧洲?

  而最强盛的唐王朝,也仅仅只触摸到中亚的边缘。

  身为军事家,左梦庚对此自然有着详实的研究。

  他的观点是,游牧民族之所以能够实现无尽的扩张,究其根本就在于“以战养战”四个字。

  走到哪儿,抢到哪儿,然后再用抢到的物资作为下一次作战的资源。

  而汉民族不同。

  汉民族的开拓是伴随着耕耘和经营的。

  打下来的土地都要当成自家的东西,小心翼翼、倍加呵护地管理,土地上的一切都会当成自家的财富。

  就如同汉民族骨子里的勤俭一般。

  但这样的做法,显然是没办法持续对外扩张的。

  因此在命令国防军不断进军的时候,左梦庚早已定下了基调。

  允许国防军在作战的时候,为了达成目的进行一定的以战养战。

  在这个时代,这么做并没有什么不妥。

  越是偏远落后的地区,统治阶级对于生产资料的垄断情况就越严重。

  比如说,在帝国,上层阶级或许占到了全部生产资料的百分之五十多。但是在草原、高原和西域,这个比例就达到了惊人的百分之九十以上。

  也就是说,在这些地方看到了任何财富,不出意外,都是属于贵族的。

  贫民和奴隶一无所有。

  这就给国防军的以战养战提供了条件。

  毕竟帝国不允许军队屠杀和劫掠平民百姓,而这些地方的上层又是帝国的敌人。

  通过消灭顽固势力,

  请收藏:https://m.bqq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