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362章 吴三桂的选择_明左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了,被打的死去活来。实在熬不住了,只好往外吐银子。

  至于李自成从京师拷问出多少银子,众说纷纭。

  有说七千万两的,有说三千万两的。

  肯定不少。

  而且其中多数都出自皇宫,也证明了崇祯的可恶。

  李自成的做法,确实是出了一口恶气,但是也为大顺的灭亡埋下了祸根。

  原本对于大明的倒行逆施,地主和士大夫阶级也是受够了的。因此对于大顺的到来,他们也不是不能接受。

  但是顺军在京师的所作所为传遍天下,立刻让地主阶级吓坏了。

  他们这才明白,大顺无论如何都跟他们不是一路人。

  既然大顺不给活路,地主阶级的抵抗自然也非常坚决。

  这也是后来满清入关,为何能够迅速风卷残云、大顺兵败如山倒的主要原因。

  毕竟汉人地主阶级和满清虽然不是同一种族,可大家都同为一个阶级,有着共同的利益,自然对大顺这个敌人联合进行绞杀。

  李自成现下是不知道后果严重性的,或者说,他到临死的时候可能也不知道。

  除了拷问银两之外,他还有关心的。

  “陛下,制将军呈奏,他已率军拿下沧州,还和夏贼小打了一场。夏贼不服王化,自成一国,理应讨伐。”

  宋献策把南面的情况汇报上去,极力怂恿李自成出兵。

  大顺已经取代大明,成为天下正统。可近在咫尺的山东,却有自成一国的势力,怎么能忍?

  李岩却吓了一跳,赶忙提醒道:“陛下,如今吴三桂的关宁军还盘踞在山海关,顺逆尚不可知。倘若我天军南下,吴三桂趁虚而入,京师危矣。更且吴三桂的背后,还有满清东虏。万一吴三桂投靠东虏,引兵入关,危害更甚。”

  此言一出,大顺上下全都悚然而惊。

  相比起夏国,无疑此时的吴三桂威胁更大。

  因为吴三桂的手中控制住山海关,背后还有满清。特别是从山海关到京师,中间已经无险可守,旦夕而至。

  不拿下吴三桂,堵死山海关,大顺就始终要面对北线的威胁。

  “吴三桂怎么说?咱也算看得起他,还在犹豫什么?”

  早在进入京师之前,李自成就已经派人去联络吴三桂,敦促其投降。

  山海关的重要性,在来京师的路上,大顺上下就已经讨论清楚了。

  说起吴三桂的动向,牛金星眉头紧皱。

  “臣已派人和吴三桂交涉数次,可他依旧游移不定,似乎在待价而沽。”

  李自成没有意识到危险,很痛快地道:“告诉吴三桂,只要归顺,封侯拜相均无不可。咱乃天下之主,给得起他。”

  大顺上下都觉得这个条件很不错了,吴三桂应该别无选择。

  他们并不知道,此时此刻的吴三桂,正在陷入绝境。

  “夏国怎么说?可曾答允援助?”

  吴三桂并不想投降大顺。

  尤其是京师中的达官贵人被拷问一事传来,让吴三桂对大顺更是充满了警惕。

  当然了,这个时候的他还没有想要投降满清。

  在他看来,最好的归宿是夏国。

  于是他派遣幕僚从海路前往夏国,希望夏国能够出兵,和他两面夹击大顺。然后他再待价而沽,怎么也能在夏国捞到个一官半职。

  谁知幕僚回来,满脸苦涩。

  “学生去了夏国,谁也没见着。那边……那边对伯爷浑不在意啊!”

  请收藏:https://m.bqq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