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92章 奥斯曼和俄国_美洲日不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具有延迟效应的。

  “炮火掩护,步兵继续进攻!!”

  “少校,上面要求我们进攻!!”

  达西夫瞅了一眼,随后闭上了嘴,毕竟这个时候,他最好还是不要说话。

  “啪”,阿拉希莫夫手中的钱包掉落,露出了里面的照片。

  就像刘鹏常对刘宇所说的那句话:“做任何事,都要师出有名,有了名头,别人就会信你,那些莽夫式的人物,永远都不明白,什么是信,什么是王道!!”

  团长洛希金是一个典型代表俄国粗汉,说话的时候,总有一种不是团长而是哥萨克的感觉。

  毕竟那位罗素首相已经明确说:

  “什么时候奥斯曼人完全暴露了,大英帝国才会考虑参战,如果不是,还是留下点兵力震慑法国佬吧!!”

  北美“双子星”,可谓名不虚传。

  按照该条约,汉国在必要的时候,需要向俄国转交至少五百门大口径火炮,以及数量不等的各式武器。

  至于说奥斯曼人死多少人,那和英国没有一点关系。

  学习的重要性有多大,其实看看在黑海战争中占尽上风的俄军就可以看出。

  下属的副营长达西夫,表情有些“复杂”,毕竟这个时候增兵,他们注定凶多吉少。

  “快……快去!!”

  “咔嚓!!”

  “我知道了,通知剩下的兄弟,收拾收拾,一个小时后开拔……”

  “上帝保佑俄罗斯,我们会赢得这场战争,至少在我回到莫斯科之前,还能够看到胜利!!”

  阿拉希莫夫重重的叹了口气,随后打开了自己随身携带的黑色牛皮钱包,钱包打开,露出一张不算太模糊的笑容。

  周围的人听到这话,脸色有些发白,毕竟在刚刚的进攻中,他们就已经损失了一个营,但也只是拿下两个不大的碉堡,以及一些早已被奥斯曼人丢弃的阵地,现在这个时候继续进攻,怕又要死不少人了。

  可以这么说,整个汉军,就是一台精密的仪器,环环相扣,没有一丝取巧的空间。

  “还剩一百七十个!!”

  正在装弹的士兵,不断的遭受上官的催促,而那些炮兵军官主要的压力,就是来自那位喜欢生吃三文鱼的团长洛希金。

  而工业带来的好处,不止是让俄国的经济得到了进步,生产了大量原来不能生产的工业品,最主要的好处就是培养了一批数量可观,且识字,并具有一部分文化的产业工人。

  当阿拉希莫夫率领的第五十七营接到接替友军进攻的命令时,整个营几乎鸦雀无声,刚刚的战争他们可是历历在目,多少俄军死在了奥斯曼人的火炮和暗枪之下。

  比如目前俄国在乌克兰东部的工业区,就有小“牛岭”的美称。

  仔细看这些榴弹炮就会发现一个好笑的事情,那就是这些迫击炮都没有俄文,或者说,全是外文。

  在汉军的体系中,学历是一个

  请收藏:https://m.bqq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