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95章 大西洋条约_美洲日不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领土,美国就只能控制剩下一半的北美洲,而且在南美洲的影响力,也会被削弱。

  而失去太平洋,则让美国历代先贤制定的两洋战略,付之东流。

  没有人比美国精英明白太平洋对美国的意义所在。

  有了太平洋,美国在战略上就有了抓手,今天所谓的大西洋谈判,可谈可不谈,美国也不于受制于英国。

  除此之外,太平原对于美国的发展也有巨大利益,有了太平洋,美国的工商业,就可以进入远东,进入南美洲的另一侧,甚至挺近印度洋。

  虽然有些异想天开,但在地图上看,确实如此,偌大的太平洋链接着亚洲东部繁华地区,靠近印度洋这个全球最大的贸易交通航道,有着难以想象的财富。

  而南太平洋下方则是澳大利亚所在的南太地区,虽然现在这里是荒蛮之地,但假以时日,未尝不是一处乐土,一处战略要地。

  可以说这个时期的美国战略家比后世那些只知道内斗的美国政客要强多了。

  他们太明白两洋战略对于美国的意义了。

  就像1845年,在汉美战争结束不到一年的时候,华盛顿邮报发表的社论文章:

  (美利坚,一个本应该成为的两洋统治者的国家)

  在这篇文章中,作者详细解释了太平洋,大西洋这两个大洋对美利坚合众国的意义所在。

  在文中,他把大西洋比做是美国的大腿,是美国的支撑,而把太平洋比做美国的手臂,是美国抓住未来的双手。

  而他也把失去太平洋,失去洛基山脉,比做一个人先是失去双臂,然后连命根子也握在了敌人手中。

  毫无疑问,詹姆斯总统是看过这份社论,他甚至还看过那个叫泽西的作者,写过都一本叫,什么是美国的书。

  在那本书中,作者把汉国比做突然闯入美洲的东方虎,美国这只白头鹰只能在空中周旋,找寻破绽,一旦鲁莽进攻,可能会被这头东方虎咬断翅膀,再也飞不起来。

  上次的美国,就如同被东方虎划伤翅膀的白头鹰,差一点就要掉下来了,好在白头鹰家大业大,所以暂时还掉不下来。

  但是今天不掉,如果胡搞去,明天不掉,早晚还是得掉。

  这个道理,是个美国如果都明白。

  所以作者在书中也对美国与汉国的关系做了一个比喻,那就是东方虎一时奈何不得天上的白头鹰,而白头鹰也干不掉地上的东方虎。

  既然双方都干不掉对方,那最好的办法就是缓和,在缓和中,发展各自国力,然后再找对方的破绽。

  这套说法也被作者泽西比做恶邻理论,言外之意就是,汉国是美国家门口的恶邻,一下子赶走是不可能的,那不如试着先和恶邻相处,日后再找恶邻破绽,再赶走他。

  而詹姆斯总统是非常认同这个理论的,他多次在白宫会议中,把汉国比做难以

  请收藏:https://m.bqq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