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21章 农业与移民_美洲日不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各个村,都有当地的民兵队,每年的上半年与下半年,只要不时是农忙季节,所有满十六岁的男性,都必须参加至少半个月到一个月的集训,具体的时间,由当地的情况来决定……

  但这也侧面说明,汉国是一个怎样的国家。

  相比于这个时代欧洲乃至全世界那松散的管理,汉国的户籍制,身份证,乡镇兵役制,扫盲班,卫生条例,大批量基层医生,用降维打击来形容,都恰如其分……

  “杨师傅,累了吧,来……喝口水。”小河村的一处地头,来自神州的移民李大头拿着一碗凉白开,递给了农业研究院的研究员杨连运,“今天天真热,跟我老家有一比……”李大头用已经被汗水浸湿的灰白毛巾,擦了擦自己头上的汗,有些怀念的对杨连运说道。

  “李兄弟,老家哪里的?”杨连运接过茶碗,大口的喝了起来,喝完之后,对一旁的李大头询问道,“听李兄弟的口音,像是粤省人?”杨连运喝完茶碗里面的凉白开后,继续对李大头询问道,他之所以这么问,是因为李大头的国语,有一股岭南的味道。

  他早年在刘家堡念书的时候,同桌就是一个广府人,他对他的口音,那可以说,相当熟悉。

  这也是他认为李大头是粤省人的原因。

  “对,怎么,杨师傅也是粤省人?”李大头有些好奇的对杨连运反问道。

  “我……我老家苏北的,也是个不走运的人。”杨连运有些自嘲的回复道,“当初跟着陛下来到这北美,所求的不过是太平罢了,现在咱们立了国,有了家,这也算没白来了……”杨连运满怀感概的继续回答道。

  在杨连运看来,虽然他混的不是最好的,毕竟和他同期的学生,现在最次也是一个科长,大部分都是处长以上的官……

  别的不说,就说他那一届的,其中一个都做市长了。

  但杨连运没有一点抱怨,他是什么材料他很清楚,根本就不是当官的料,还是和这些棉花打交道,更好。

  杨连运看着地里的棉花苗暗自琢磨道。

  “哎呀,杨师傅还是从龙的功臣啊……”别管杨连运自己怎么想,李大头一听他是刘家堡时期过来的,立马惊讶道,在李大头这个没有什么见识的人眼里,刘家堡时期过来的,那不就相当于戏文里演的,开国功臣吗??

  “什么从龙不从龙的,我啊,也就是个小喽啰。”杨连运听后,心里虽然有些得意,生出一种,老子当年也是随万岁爷入关的感觉,但是表面上,依旧做出一副无所谓的模样。

  “杨师傅怎么也算是个跟过大王的人,你像咱们,这辈子,也就是个庄稼汉的命!!”李大头对杨连运的谦虚不以为然,反而很羡慕杨连运这种泰然处之的心态。

  “什么庄稼汉,庄稼汉,都是为咱们汉国做贡献嘛…

  请收藏:https://m.bqq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