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7、将军怨二十三_解怨司[穿越]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也不一定越高,静王琢磨了快十年,耀帝却把龙椅越坐越稳当了,他怎么能不焦急。

  当初先帝把他封在颍州就是为了打消他的念头,削弱他的力量,所以静王哪怕做了这么多年的准备,还是不敢公然打出反旗。

  不过这么多年他拉拢策反的官员也不少了,有的是死心塌地跟着他,有的是墙头草,但再如何,维持这一摊子需要钱,哪怕是墙头草,也要银子压他们,才能把他们的脑袋压到静王这一边。

  这几年为了搂银子,静王荤素不忌,商户家的姑娘都纳了不少,静王妃管理王府后院简直一个脑袋两个大,脑袋清醒点的女子最多和王妃划清界限各顾各,不清醒的还要和王妃分庭抗礼,理由就是我爹给了王爷多少多少钱,你便是王妃也别想在我面前充大,你今天吃的燕窝还是我家供应的,有能耐你吐出来啊!

  这么膈应,静王妃是真想撒手不管,可她还有两个女儿,想着就忍着等女儿嫁了人,她就关上门过自己的日子去,静王后院乱成鸡窝她也不管了。

  所以耀帝缺钱,静王一样缺钱,管理国家需要钱,造反更需要钱。

  颍州贫瘠,静王哪怕刮地皮都刮不出多少油水来,虽然有几个商户巨贾的便宜岳家,他们更不蠢,银子捧出去,需要看到实际的回报,太过遥远的远大目标人家并不认。

  所以颍州的盐粮布匹交易都控制在几家大商家手里,他们明目张胆的走私贩卖,挖朝廷墙角,颍州老百姓吃盐,要比其他地方贵好几倍。

  粮食更是卖出贱买入贵,想要自家的粮食不卖,税你还要交啊,只有交了税,衙役才不会半夜闯进来砸你家的锅灶。

  交了税,家里不够粮吃,还要高价买粮,颍州各种徭役都比别的地方多,有个把女儿嫁给静王的大商人要建一个花园子,公然用静王的名义征了工役,颍州老百姓的日子是水生火热。

  静王为了自己的‘大业’对这一切只能不闻不问,因为商人收刮来的钱,他也要拿一半的。

  哪怕这样,静王还是缺钱,造反没成功前,这就是一个只有投入没有产出的吞钱项目。

  当年想要把乔震山拢在手里,除了乔震山是个掌兵权的将军外,静王也看上了乔家的产业,谁知道竹篮打水一场空。

  乔震山刚死的那会儿静王也不敢继续威逼乔家,那时候朝廷的目光也在边关,也在乔家身上,静王步步紧逼,最后弄不好便宜了朝廷。

  现在是时候接触乔家了,一来乔家已经安定下来,此时他们最怕动荡,威胁也更有用。

  二来乔家三兄弟在京城的遭遇静王也知道了,包括这几年乔欢的处境,刚开始还好,出了孝就接二连三遇事,现在更是被‘逼’的出家当了尼姑。

  这泥人都有三分土性

  请收藏:https://m.bqq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