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72章 魏长城,三指山,子午峰_鉴宝无双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通明。

  四人围坐八仙桌旁,桌上铺着两张大地图,一张是吴大志的手绘地图,一张则是标准的比例尺地图。每个人面前还都摆着纸笔。

  “果然如吴夺所说,除了罗布泊的冀州鼎,其他的鼎都在古九州的范围之内。”吴大志先点了点标注西方阳鼎雍州鼎的红圈:

  “这个地方,属于陕省元州,具体在元州下辖的西县偏南,现在还是农村。根据‘地理模型’中提示的城墙;这个地方又在战国时期魏国古长城经过范围内,算是进一步佐证了。”

  吴夺接口道,“战国时期的魏国古长城,现在怕是十不存一了吧?”

  “嗯。”吴大志点点头,“战国时期,魏国古长城其实是魏国和秦国的分界线。根据史料,魏国长城依照地势,整体大致成南北走向;本来是很长的,不过如今也只剩几处遗址了。”

  “这地方不算很难找。”权浩然又看了看吴大志在正规地图上划出的范围,“依照山体走势,即便没了古城墙,也不至于抓瞎。”

  “是啊,这个地方算是比较好找又利于探查的。”吴大志又拿起了手机,“还有一点,这范围里,我查到有个地方叫桃村,自古以来就多有桃树······”

  吴夺一听便明白了,这个桃村附近的山体,当是重点探查对象。

  因为在地下迷宫的‘地理模型’中,雍州鼎是用一个灵猴带钩来指示的。

  猴子和桃子······

  灵猴献寿,献的就是寿桃。

  吴大志接着又道,“这阳鼎的位置,参研起来难度确实够大,但是参研出来之后,感觉实地探查的话,却比阴鼎要简单一些。”

  吴夺点了点头,目光又看向了标注东方阳鼎徐州鼎的红圈。

  这个红圈,居然还在海边。

  吴大志就着他的目光,随后也指向了这个红圈,“这个地方,是苏省连州,滨海城市。好在秘藏徐州鼎之处并不在市区,而在郊区的南台山。”

  南台山,是一个山群,海拔不怎么高,也不怎么出名。不过,秘藏徐州鼎之处,根据“地理模型”的提示,应该有三峰并立,也不会太难找。

  “南台山?若是参照‘三峰并立’的话,莫不是三指山?”权浩然接了口。

  “你去过?”吴大志看他。

  “去过。苏省连州的南台山群虽然在郊区,但也有一部分被纳入了临海的景区。这三指山不在临海景区内,名字是当地的叫法,所以知者不多。而且严格来说,并不是三峰并立。”

  “噢?说说看?”吴大志知道南台山,却没听说过三指山。

  于此同时,吴夺也开始上网搜索南台山和三指山。

  “其实三指山是一座山峰,只是山体从顶部往下百余米有两道挺明显的长裂缝,看似将山体分成三部分,也如同三根并拢的手指一般,由此得名。”

  吴夺还真找到一组

  请收藏:https://m.bqq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