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百一十二章 如晦辞官,赵辰赏将_四合院开局成为严解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彻差不多,用的都是一些老人。

  还有大宋的赵构,之所以被楚风亲自出现,给下令退位让贤。

  可能,他还想要坐在那个位置,知道自己病死在龙椅上,才肯罢休。

  这自然是不被允许的。

  相比较起来。

  大唐还是需要李世民这个帝王坐镇,才能够把这个改革改的彻底一些。

  李世民现在是四十有三,所以还能继续再干十几年的时间,等到六十左右,就可以隐居幕后。

  “陛下,臣听闻这等传闻,倒是有一些话,想要一吐为快。”杜如晦从椅子上站出来,拱手道。

  李世民抬手示意,说道:“如晦有何想法,说来听听。”

  杜如晦说道:“大明的那位皇帝之所以会如此,乃是因为他年少,太过于冲动。”

  “仙师之指点,并不完全指点他一人。”

  “就算是指点他如何做,可是这朝堂之上的一个决策,便是关乎于天下的安宁。”

  “他想要考察天下,却没能看清楚,这朝堂上的局势,没能看清楚整个天下的局势。”

  “这让臣想起来了大唐之初……。”

  杜如晦说着说着就直接过度到了大唐时期。

  “如今,大唐看起来歌舞升平,然则,和那大秦相比,实在是差的太远了。”

  “陛下、诸公,大秦和大明的崇祯,已经为那仙境送去源源不断的石炭、木材、土料、稀有的物种,获得了仙境的不少物资。”

  “我们只不过是两大神器的美食,而大秦和大明的崇祯,获得的却是发电机、千里眼、顺风耳这样的仙器。”

  “难道尔等就没有什么要说的吗?”

  杜如晦说道这里,便再一次躬身,颤抖着身子,对李世民说道:“陛下,请饶恕臣冒犯之罪,臣如今这身子骨,是越来越不行了。”

  “大唐还需要继续发展,还需要年轻的、有理想、有抱负、有能力的人,来辅佐陛下。”

  “臣,请乞骸骨!”

  这便是君臣之间的默契。

  仙境之中,杜如晦都已经看出来了。

  只不过,他并没有直接说出来李世民的心思,而是选择了合适的机会。

  如今的此时此刻就是合适的机会。

  李世民自然是万般不舍。

  杜如晦用的是非常趁手,换了一个人,他还真的不习惯。

  可是现在的大唐,的确需要这样做,年龄在六十岁之后,便要辞官。

  把位置让给那些早已经在朝堂上建功立业无数的年轻一些的官员。

  有了提升的空间,整个大唐的官员们,才会更加的努力。

  三辞三让。

  这是杜如晦最后的光辉。

  之后,朝堂上的老臣们才联合起来,建言献策,树立了六十岁辞官的国策。

  其中,也包括大唐的皇帝!

  ……

  赵辰看完手中的奏折。

  抬起头,高兴地对韩世忠说道:“韩将军办事,朕是非常放心的,这些年来,韩将军你为了大宋的安宁南征北

  请收藏:https://m.bqq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