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9章 平吴序幕_贯穿大明的百年世家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责,也不能继续扩大战果。

  然而这回不一样,根据那士兵的描述,此次衢州之战的结果是“全歼”,这也就意味着,十万大军,他一个子儿都收不回来,得力的大将还下落不明。

  这导致的严重后果就是东吴现在在南方的兵力出现了明显的真空。

  东吴国南部地区,也就是浙北,从古城杭州往上,兵力甚至已经只剩下不到万人了,这点军队,别说朱元璋,就是方国珍想要捞一把,那也是轻轻松松的事儿。

  “还好,诸全还在。我记得吕珍不是在那里留下了五千士兵吗?昔日我大军六十万,尚且无法攻克,现在朱元璋不过七万余人,想必也攻克不了。待我将姑苏之兵调去,便可再次威胁江西!”张士诚突然像是想起了什么,仿佛是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

  是的,衢州本身并不是什么易守难攻的战略要冲,相比于诸全被西吴修缮得极其坚固,衢州虽然是古城,但它的城防其实也就那样,只要姑苏之兵南下,依然能对衢州及朱元璋的腹部造成极大的威胁。

  可是,侍从的话打破了他的幻想。

  “殿下,就在我大军溃败之后,贼军穿上我军甲胄打起旗号,以……以吕将军为先锋,骗开了城门……诸全城,失守了……”

  张士诚只感觉一盆凉水浇到了自己的头上,刚刚燃起的希望再度被浇灭,这种反差令人极不好受。

  “吕珍!这个匹夫!他竟敢背叛我,”此时的张士诚,只能用愤怒来掩盖自己的恐惧。

  “吕珍,他的亲属在哪里?给我统统下狱!”他怒吼着,同时将案几上的东西扫到了地上。

  发泄了一阵,他瘫坐回了自己的王座上。

  完了。

  朱元璋不会放过这个机会的。

  浙北,丢了。

  ——

  张士诚猜得没错,朱元璋并不会放过这个好机会。

  只不过,他的野心比张士诚想的更大。

  东吴十万大军的覆没,开启了朱元璋平定东南的最后步伐,而在此之前,他已经又一次大败张士诚,五百余艘战船几乎全没,溺毙者不计其数,接着夺泰州、通州、高邮、淮安,淮北尽落西吴之手。

  至正二十六年,朱元璋告祭江神,以徐达为大将军,常遇春为副将军,帅兵二十万伐张士诚,为北路。

  朱文忠帅军五万,自衢州攻杭州,北上灭吴,为南路。

  八月至十一月湖州之战,东吴军大败,司空李伯昇及六万精兵、十余名大将,甚至张士诚第五子全部被俘,同月,朱文忠率部逼近余杭,守将谢五(谢再兴的弟弟)开城投降,紧接着不到半月之内,整个浙北望风而降。

  九月,东阡镇水战,东吴军再度被击败,俘虏两千余人。

  同月,常遇春火焚东吴军,大败之,“军资器械,一时俱尽”。

  十一月,徐达于姑苏城下大败东吴军,焚其战船千余艘,大量东吴军或死或降,而此时,张士诚才绝望地发现,他的都城姑苏,已经成为了一座彻彻底底的孤城,方圆千里再不见一杆“张”字大旗。

  而就在张士诚依托姑苏,进行最后的困兽犹斗时,朱元璋将目光放在了江浙行省的另一名诸侯身上,他已经打算收复整个江南了。

  此人,便是盘踞浙东、以庆元为大本营、严凌的老相识,方国珍。

  此时距离他夺取浙东,已经有足足十年了。

  现在的他拥兵数万,占据庆元、温州、台州三府之地,虽然并不是什么大诸侯,但也不容小觑。

  不过,方国珍也不老实,他其实早就已经向朱元璋进贡过金银表示臣服,但是当朱元璋真的派官员过去时,这家伙又翻脸不认账,这些年依然为元廷打造海船、也接受元廷的册封,首鼠两端。

  朱元璋对他的忍耐度到达了极限,他决定用武力解决。

  不过在此之前,他决定先找一个熟悉他的人问询一下。

  请收藏:https://m.bqq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