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79章 国本之争(七)_贯穿大明的百年世家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要是有人说什么“就算如此,储君之位也该由荣王来坐,妄言福王者依然是违背礼法”,“福王派”也会当即反驳道:

  “是吗?你们又是听了哪位乱臣贼子的蛊惑?”

  “难道你是在为顾宪成喊冤?你……和他什么关系?”

  一通话术下来,瞬间让对面偃旗息鼓。

  这个时候的“荣王派”,生怕被卷进顾宪成的案子里,和他们撇开关系还来不及呢,哪敢回话?

  虽然只是民间与士林的争论,但是要说完全不影响到朝廷,那绝对是假的。

  对于文官们而言,名声可是重中之重,逆着士林而行,那名声绝对是会臭的,更别提许多人本就是见风使舵的墙头草。这么一来,本来坚定的“荣王派”的大臣们,也都有些动摇了。

  ……

  “学生曾听信罪人顾伯阳之言,擅自上疏,冤枉忠良,诽谤大臣,是学生之大过也。”

  “请陛下治学生之罪!”

  张以诚跪在紫禁城的大门前,口中高声呼喊着,西斜的落日映照在他的身上,显得他很是孤凄。

  他已经在这里跪着喊了整整一天,一丁点水米未进,此时声音都已经嘶哑,双腿更是有些失去了知觉。

  张以诚已经得知了事情的真相,他知道了那慷慨激昂的顾伯阳并非是出于内心的热血,而是受人指使,别有所图,本来内心就已经有些动摇的他立刻就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内心顿时泛起了无边的愧疚。

  虽然是顾伯阳发起的上疏,但是不可否认,出身名门、在江南颇有名声的他第一个站出来签字,却是一种鼓动,更有着一定的带头作用,不知道有多少举子,正是看着他的签字,才跟着写下大名的。

  他本来就为人正直,更是注重名节,他也知道,这些天也有许多举人在背后非议他,这令他十分的难受。

  本来被废除了考试的资格,就已经足够不好受,如今还出了这么一档子事儿,说不定会牵连到他们,举子们忧心忡忡的同时,也对两个带头大哥怨气满满,而顾伯阳已经被抓进诏狱生死未卜,难免迁怒到了张以诚的身上。

  朝廷里的忠臣们,更是因为他而受到了非议与污蔑。

  他回想起自己的种种,羞愧难当,便果断站了出来,决定把罪责揽在自己的身上。

  也就有了如下这一幕,张以诚跪倒在紫禁城前,向皇帝认罪。

  然而整整一天过去了,哪怕许多来往的宦官、卫兵与宫女都已经看见了他,却依然没有半分的回应。

  难道皇帝,不愿意他承担下罪责,而是执意要惩治所有的举人吗?这个念头冲入脑海之中,张以诚的内心顿时充满了绝望。

  他的头不知第几次重重磕下,额头血肉模糊。他伏在地上,哽咽了起来。

  就在绝望之际,他的耳边,却传来了一阵脚步声。

  “陛下已经知道了。明日他将召开朝会,特许伱上朝,是非曲折,明日自有分说。”

  “快起来吧。”

  宦官尖细的嗓音在张以诚的耳边响起。

  “谢皇恩!”

  他端端正正地向北方向磕了一个响头。

  请收藏:https://m.bqq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