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66章 舆情汹涌_贯穿大明的百年世家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妃回家省亲,这正是互通有无的好时候,虽然宦官也能够传递消息,但是终究不如口述来的记忆深刻且隐秘。

  ……

  与申时行父子的表现类似,此时的群臣更多的是闭口不言。

  他们不是傻子,知道利害。

  这《忧危竑议》里的话,许多其实都是说到了他们的心眼子里去的,甚至有些人,其实就是这么想的,但是要是让他们说出来,公开站出来表示支持,却也是不敢。

  能够走到朝堂上的,就没有傻子。皇帝已经被这篇文章惹怒,这无疑是在挑衅帝王的权威,大臣们都意识到,一旦出声,很有可能被已经暴怒的皇帝当做针对的对象,这下场,可不仅仅是罢官回乡这么简单。

  因此,明明是一个很好地请立荣王为太子的机会,可是偏偏没有一个大臣敢于上疏,哪怕是再愣头青的,都紧紧闭住了嘴,冷眼看着局势的发展。

  但是民间与士林,却没有这么多的顾及了。

  士林的人,要么是已经没有官位,要么就是仕途不顺,这些人议论朝政是个顶个的猛,并且因为他们没有官位,无官可丢,说话自然也是大胆了许多。

  毕竟法不责众,万历也不可能堵住那天下的悠悠之口,所以也无所顾忌,因此都借此机会,批评皇帝宠爱幼子,冷落长子的行为,甚至还开始议论起了《忧危竑议》中提到的那几位“祸首”。

  士林的议论和村口大妈没有本质区别,极短的时间内,那几位“祸首”已经是被口诛笔伐,身败名裂。

  甚至申时行、严晨昊等几个支持郑贵妃,亦或是没有明确表明态度、位高权重但是首鼠两端的,被列在了一起,是为“十凶”。

  至于民间的舆论,那向来是由士林所操控的,百姓们一向是“先生说什么,那肯定就是什么”,自然都偏向于士林一边。

  一时间,舆论蜂起,什么:

  “福王借着皇恩,行事跋扈,性情残暴,虐待下人,而荣王虽然不受陛下待见,却是恭谦有礼,受宫人们的爱戴。”

  什么“陛下欲立福王,乃是违背礼乐天时的,上天定然会降下惩罚,这些年大明所受的灾祸,便与此有关。”

  更有甚者,说郑贵妃是那妖狐转世,迷惑陛下,祸乱朝纲的,说的有鼻子有眼,竟然也十分的有市场,被百姓们所信奉。

  一时之间,舆论汹涌,士林与民间都掀起了好大的浪潮,民间大规模议论朝政,剑指朝堂上的几位大臣,却是大明立国百年都没有出现过的现象。

  这《忧危竑议》的指向也是极其的明确的,百官们虽然嘴上不说,但是内心里也是兴奋的,要是能够借着民间的舆论逼迫皇帝就范,立下荣王为太子,这也未尝不是一件美事啊!

  也不知道是哪位大才子写的,真的要好好感激他!

  而臣子们心中所念叨的始作俑者,却是默默地隐藏在暗处看着这一幕,他的脸上露出了笑容,有些阴险,却又充满着野心。

  “在朝堂的时候,我就能够左右政局,现在哪怕罢官来到了民间,一样能够以布衣之身操控天下!”

  请收藏:https://m.bqq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