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26章 请停下西洋?长跪太和门!_贯穿大明的百年世家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但是这并不符合臣子们的利益。

  无他,正是因为内帑的充裕,皇权因此等到了极大的加强,与之相对的是户部在朝堂上的权力和影响力被极大削弱了。

  都说有兵才有话语权,但是有钱,你才能有兵权。

  崇祯坐困孤城,便有一定原因是内帑空空荡荡,是彻底都贴进去了,没钱,京营就不听你的话,皇帝失去了赖以震慑天下的依靠。

  在那一刻,虽然只有很短的时间,但是明朝的臣权确确实实达到了顶峰,他们可以无视圣旨而不受到惩罚,皇帝的话已经失去了权威性,他们甚至把帝王当做了自己的功勋。

  当然,不是说内帑没了,皇帝就啥也不是,崇祯那个时候因素很多,但是这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闯贼临京,吴喧山(户部官员)曰:‘吾尝司计,请发内帑。’上令近前密谕曰:‘内库无有矣。’遂堕泪。)

  而这一次对下西洋下手,就是臣子们反攻的号角,在被两个强势的皇帝牢牢压制几十年之后,终于开始的文官集团的反扑,他们要壮大自己的臣权。

  所以一时间,几乎是群情激奋,有了户部尚书带头,许多臣子站了出来,公然反对下西洋的举动,抨击它是劳民伤财。

  更有甚者,甚至暗示皇帝之所以下西洋,是贪图虚名,与民争利,不是一个明君之举。

  只有作为内阁成员的三杨没有动作。

  如此大规模地发出反对的声音,户部尚书更是当场提出辞职,可见这些臣子是真的急眼了。

  停止下西洋,换来文臣们的继续配合吗?

  宣德皇帝不由地握紧了拳头。

  被臣子威胁,他无疑是愤怒的,他的额头上都凸起了青筋,眼睛瞪着这些臣子。

  可是眼神没有用,依然有反对的声音响起,臣子们无视了这个皇帝的怒火。

  八年时间,他们已经摸透了这个皇帝的底细。

  这是一个虽然有着一定的手腕与能力,但是同样也有着仁厚之心地皇帝。

  他不会下狠手的,尤其是在大半个朝堂都站出来的情况下。

  严铿站在队伍之外一言不发,他没有反对文臣们的举动。

  下西洋是必定需要停止的,因为严家的吕宋战略就和这严重冲突,若是继续下西洋,大明朝早晚会发现吕宋总督四处用兵,很不对劲。

  这个时候,陈肃已经利用吕宋总督的身份,彻底战胜了许柴佬,成为了吕宋岛的首富,就等着下西洋结束,朝中官吏再度对大海开始陌生,就要开启吕宋战略。

  他与文臣们的利益是共同的,他当然不会掘自己墙角。

  而现在的朝堂上已经僵持起来了。

  朱瞻基的拳头攥得紧紧的,很明显他的怒火在攀升。

  现在的文官们,是在威胁皇权,在大殿上发难,更是让皇帝颜面尽失,朱瞻基身为帝王,这个时候也不能退缩。

  但是站出来的文臣却是越来越多。

  六部尚书,站出来了四个。

  他们知道,此时不发难,之后就晚了。

  天知道下一个皇帝会是什么样子的,万一又出来一个强势之君,进一步加强皇权怎么办?

  而朱瞻基,也没有同意的意思。

  他重重地呼出一口气:

  “致仕之事,不准!下西洋之事,推后再议!”

  “退朝!”

  “陛下今日不同意,老臣等便长跪于此,等候陛下回心转意!”

  李昶拖着自己长长的花白胡子,颤颤巍巍地说道。

  “那伱们就跪着吧!”

  朱瞻基用鼻子重重哼了一声,拂袖而去。

  明朝皇帝上朝的地方是太和门,又称“御门听政”。

  而那些臣子,还真的就在那太和门里,长跪不起!

  请收藏:https://m.bqq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