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23章 倒霉的汉王_贯穿大明的百年世家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充分表明了他对于这位陈国公的信赖。

  朱瞻基忍诸多藩王已经很久了。

  削藩之事,自建文始,至永乐确定了正确的大方向,但是实际上,永乐除了把那几个跟他一起起兵的兄弟兵权尽数剥夺之外,其实并没有削太多藩王。

  甚至为了表现自己与侄子的不一样,之前被削的一些王还都被一一召回复位,这使得依然还有不少藩王拥兵自重。

  朱棣也是吸取了前任的教训,哪怕是有了“夺权而给富贵”这样的战略方针,他依然不敢大肆削藩,并且因为不想给后世留下对宗室无情的名声,所有被他削去三护卫的藩王,全都是确实有恶名在外的。

  这就导致了,直到宣德年,朱瞻基依然还有当初朱允炆的感觉。

  如芒在背。

  “我欲要行削藩之事,却又恐遭宗室厌弃,该当如何?”他盯着严铿,问道。

  宣德皇帝不想脏了自己的名声,和建文皇帝一样,落得一个骂名。

  但是削藩,却又势在必行。

  严铿呆了一呆,这个他先前可没有腹稿,而且你这个既想当表字又想立牌坊的,难度可不是一般的高。

  朱瞻基似乎已经料到了严铿的反应,他没有等他回答,便自问自答道:

  “若要削藩,又不使名声遭污,则必须师出有名。然而自永乐削藩之后,诸王行事谨慎,抓不到任何的把柄,要削藩实在有难度。”

  “但若是有一位藩王拥兵自重,欲要取朕而代之,最终被朝廷大军所扫平,然而又有证据说有其余的藩王参与其中,不知道他们又会作何反应?”

  严铿心思百转,立刻明白了朱瞻基的意思。

  一时间,后背有些发寒。

  这个青年皇帝,果然也没有看上去那么简单,虽然表面上年轻,但是实际上却也是心机深沉,而且相较于他的父亲,他更多了为帝的——心狠!

  不过他也是见识过大风浪的人,当即便镇定了下来,问道:

  “不知陛下认为哪位藩王有‘不臣’之心?”

  “汉王。”朱瞻基笑了起来,如同一只恶狼一般,但是那双眸子里却竟是冰寒。

  当年百般刁难他们父子,现在是报仇的时候了。

  “不过,还需要你的配合。”

  他轻声说道。

  ……

  一切在有条不紊地进行。

  而严凌,也从自己的儿子那里得到了宣德帝将要削藩的消息。

  困扰他许久的疑惑,也因此被解开了——

  同样是造反,为什么靖难时候的朱高煦如此强悍,到了宣德的时候,就是一系列迷惑操作。

  要知道朱高煦虽然跋扈残暴,但是他的骁勇善战却也是真的,永乐朝中罕有可出其右者。

  这位汉王殿下,可是在白沟河率数千精骑救父,阵斩瞿能父子、东昌败盛庸、灵璧破何福、浦子口最终战大破盛庸直抵南京的猛将!

  一句话,你可以说朱高煦坏,但伱不能说朱高煦菜。

  但是在宣德朝的反叛时,明明业务已经相当熟练的朱高煦却表现得连个新手都不如(说得就是你,朱宸濠)。

  明明在就藩之后老实得跟个鸡一样,几年都在乐安乖乖的,却又在正处于鼎盛的宣宗朝开始想要造反。

  明明相当善战,可是在宣布造反之后一城未下,一官未杀,甚至连宣告天下的檄文都没有,远不如自己的后辈宁王。

  一个太平王爷都能打穿江西,都知道宣称朱厚照不是亲生,自己受了太后密诏来展示正统呢。

  明明已经起兵,却又莫名其妙投降。

  这在后世,也是一个谜团。

  而现在,情况很明朗了。

  他只是一个子,一个引出削藩计划的前头卒。

  好一出大戏!

  请收藏:https://m.bqq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