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91章 人事_大明国师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根据考成法,其实按平时的成绩,大家也能猜度出来一二。

  毕竟谁干的一般可能很难看得出来,但谁干的特别好,大家又不是瞎子,能冒尖的都是一眼就看出来了。

  等到了各寺的少卿这个级别,众人的注意力就开始集中了。

  “升王真为鸿胪寺少卿。”

  这个任命多少有些令人意外,但仔细想想王真的背景,倒也不那么意外了。

  前任鸿胪寺少卿是郇旃,自从陈祖义海盗团伙伪装成了占城国使团并发生伤人案那一档子事过后,郇旃先是被贬到了国子监当司业,旋即又流放去了云贵,而这个位置却这么一空就是大半年,但盯上这个位置的人可不少,最后被陈祯拿到了。

  但陈祯的考成业绩比较突出,肯定是要晋升的,所以就又空了出来。

  如今经过激烈的角逐,算是经过考成法这道公开的、能服众的程序,把这个位置给定下来了。

  王真是前燕王府的典膳,换句话说,朱棣的厨子总管。

  而且王真还不是普通打工人,他是背着行军锅跟朱棣一起上战场的,靖难成功以后,昔日的燕王摇身一变成了皇帝,王真也进了鸿胪寺。

  不过一开始他的级别差的还有点多,所以这鸿胪寺少卿的位置,朱棣虽然有心给他,可总归是不好太过破格的,故此拖延了大半年,又把他提了半级,这样才勉强说得过去。

  “升行人司司副李伟为光禄寺少卿,汀州府推官高致为光禄寺寺丞。”

  听到这个任命,纵使这些官员都是高官,亦是难免窃窃私语了起来。

  原因无他,这一组里李伟的晋升,比之前厨子总管都离谱。

  如果说厨子总管的晋升还算是带了些人情,自己又确实努力肯干,李伟就真的属于一步登天了。

  这里要解释的是,行人司到底是个啥。

  行人司,明洪武十三年置,长官为行人(正九品)副手为左、右行人(从九品),后改行人为司正,左、右行人为左、右司副,下面管着三百四十五名行人,洪武二十七年后整个机构进行了升格,都由进士充任,主要负责的是传旨的工作。

  而这个传旨的工作,跟太监负责的不一样,是全国乃至全世界范围的传旨。

  皇帝一声令下,颁行诏敕、册封宗室、抚谕四方、征聘贤才,及赏赐、慰问、赈济、军务、祭祀等等事项,行人司都得屁颠屁颠带着圣旨去跑腿。

  建文帝朱允炆登基以后搞新政,把行人司废了,朱棣上台又恢复了洪武中后期的状态。

  但饶是如此,升格后的行人司司副,还是只有从七品,那也是不折不扣的芝麻官。

  而鸿胪寺少卿虽然是从五品,但却是实权官职,而且通常按照庙堂规则,是可以特赐穿绯袍的。

  这相当于连跳了四级,可以说非常夸张了。

  而这位,则属于考成法里优秀

  请收藏:https://m.bqq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