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31章 济养_大明国师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最简单的一个道理,如果我是考生,我有信心科举中进士,我为啥要来你这个学校浪费起码三四年的时间?我直接考不就行了。

  毕竟伱这个学校,最后也得成为上舍生以后,才能有可能直接去参加殿试,而中间淘汰几率,宋朝已经提供了足够的参考样本了。

  所以既然没有一步登天的考试,那么对于足够优秀的学生来说,还不如直接走老路。

  没办法,观念在这摆着。

  别管是“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还是“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鼓励的都是走科举这条“正路”。

  而无论是荫官,还是举监,在官场上论资排辈的“含金量”上都跟科举比不了。

  这就像成人自考本科跟全日制本科一样,理论上好像是一样的,但在人们的心中,能一样吗?

  我能正经考大学,整那些干嘛?

  这种观念,只能通过时代的发展来慢慢改变,光是朝廷给政策,第一是倾斜的太厉害会引来巨大的不满,第二是反而容易弄巧成拙,造成不必要的压力。

  所以姜星火觉得现在这样倒也没什么不好,慢慢来就好了。

  反正他应该还能活很久。

  三年一届,十五年后、三十年后,甚至六十年后,大明官场又会变成什么样子呢?

  正因如此,他在大明行政学校匾额上题的词才是“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今天给大家讲的是行政管理的第四节课,行政决策。”

  姜星火扶着讲台而下面满满登登坐着的则是日后大明行政学院的教师们。

  “现在翻开教案。”

  因为教案都是一人一份,没有多余的,所以姜星火直接把自己的教案扔给了高逊志和曹端,而自己则空口白话。

  这就是来自国家级优秀高校教师的自信。

  “看看‘行政决策’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来,别躲了,就你,站起来念一念。”

  在大家都装作低头看教案的时刻,姜星火直接把脑袋压得最低的那个点了起来。

  “国师,我没躲,我眼神不好。”

  “眼神不好配个眼”

  嗯?

  姜星火的话语忽然止住,他忽然意识到,自己在卖玻璃制品的时候,似乎忘了点什么。

  没办法,他自己不近视,而这个时代压根就没有眼镜这个东西,所以一时半会儿竟然真把眼镜给忘了,可能这就是灯下黑吧。

  事实上,比较原始落后的眼镜在明代中叶经由西洋传入中国后,很快就受到了欢迎,明万历田艺蘅在《留青日札》卷二《叆叇》条云:“每看文章,目力昏倦,不辨细书,以此掩目,精神不散,笔画信明,中用绫绢联之,缚于脑后,人皆不识,举以问余。余曰:此叆叇也”,这里的叆叇也就是西洋原始眼镜最初的称呼。

  而在崇祯初年,写下《镜史》的眼镜专家孙云球,则是利用机械原理发明创造

  请收藏:https://m.bqq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