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92章 寻思_大明国师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初正面辩驳赢他,那绝对是比派人把高逊志当场砍了,心头要快意的多。

  朱高炽回答道:“儿臣觉得,若是国师统筹调度做了预案,那么想来张真人赢的概率还是比较大的,毕竟国师向来不乏惊人之论。”

  朱棣点了点头,姜星火的能力他还是非常信任的,如此说来,只要看这高逊志被辩得下不来台就好了。

  “哼,朕看你还能撑多久!”

  朱棣看着高逊志陷入沉思的模样,嘴角泛起一抹弧度,说道:“好,那就先这样,等高逊志输了,再论如何处置吧。”

  两人的交锋从一开始就火药味十足,眼见擂台上的氛围越来越激烈,观众席上也不禁响起一阵窃窃私语。

  在场每个大儒、士子的眼神中,都带着几分期待。

  在沙漏走完的前几息,高逊志终于说出了他的反驳。

  “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天理张之为三纲,纪之为五常,亘古亘今不可易,千万年磨灭不得。圣人千言万语,只是教人明天理,灭人欲,汝言‘心即理也’,私心如何成就天理?一派胡言尔。”

  高逊志还是死死地咬着三纲五常这个标准答案不放,这也是朱熹在鹅湖之会反驳陆九渊的思路,最起码,在高逊志看来这个答案是能让自己立于不败之地的,毕竟鹅湖之会陆九渊虽然稍占上风,但朱熹也没输。

  总不能张宇初拿出来的心学,比陆九渊还强吧?

  根据他对张宇初的了解,对方虽然号称“道门硕儒”,但并没有这个水平。

  张宇初见了高逊志的回答,心中却愈发笃定。

  姜星火说的是对的。

  客观唯心主义是无法对抗主观唯心主义的。

  只要俺寻思这是对的,那这就是对的,你说别的都没用,我不听。

  张宇初微微一笑,说道:

  “朱子有言:人人心中有一太极,所谓太极者,万物之理也。”

  “我觉得,朱子的意思很明显,就是万物之理,是存在于人的心中,那么什么是‘心’呢?”

  “《孟子》云: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

  “我觉得,心已是本体,本体之外岂复有本体?心之体性,虚灵不昧,无有限量。理具而事应,千百世之上,至千百世之下,皆在心头。”

  “所以,按照朱子的说法,心包万理,万理具于一心,故大凡理只在人心中,不在心外。”

  “人心,万事之主也,心虽虚,都是实理,心虽是一物,却虚,都能包含万理。”

  朱熹说没说过这些话?当然说过,这都是在《朱子语类》里明摆着的。

  朱熹还明确地说过“人之所以位天地之中,而为万物之灵者,心而已矣!然心之为体,不可以闻得见,不可以思虑求,谓之有物,则不得于言,谓之无物,则日用之间,无适而非是也万物有心而其中必虚。只这些

  请收藏:https://m.bqq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