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70章 张辅_大明国师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李家军”为代表的募兵制部队,开始登上历史舞台,而募兵制的下一步进化,便是家丁制。

  姜星火的这番话没有招来反对,便是因为卫所制的弊病实在是多到数不胜数,边境的卫所兵战斗力还比较强,但很多内地的卫所兵跟农人并无区别,把一群没怎么训练过更压根提不上有实战经验的老弱病残送上战场,简直就是在闹笑话。

  大明开国的时候,养着这三百万卫所兵是为了维持稳定,而到了靖难之役后,就没有这个必要了。

  原因也很简单很多卫所被成建制的打光了。

  君不见能容纳数十万人的德州大营,辕门前的大纛没变,可士卒已经换了好几茬了啊!

  李景隆北平之战扔了五十万大军跑路,白沟河之战扔了六十万大军跑路,这些兵都哪来的?还不是建文帝从全国征调来的卫所兵。

  所以,眼下有这个条件,那么卫所制变革,晚变不如早变。

  好半晌后,蒙古鞑官出身的同安侯火里火真率先打破沉寂,目光灼灼的看向姜星火,问道:“国师这般说来,可是已经找到改善卫所制弊病的方法了?”

  其他将军们对此也颇为热切别误会,他们不是真想从姜星火嘴里得到答案来改变大明。

  你不能指望这些跟着朱棣造反的大小军头有什么太高尚的理想,五军都督府的将军们,所希望的是从姜星火这里,得到一个他们能接受的军改方案。

  马上要进行的军改,才是关乎他们和他们下面的拥趸切身利益之所在。

  “之前姜某与陛下谈论过此事。”

  姜星火悄然换了个自称,自信满满的回答着,他的手指轻轻地叩击着案几,仿佛在思考什么重要事情。

  其实并没有这种想法,他早就思考完了,哪还需要临时思考,只是,该吊胃口时就得吊胃口嘛

  事实上,在路上的时候,姜星火细细琢磨永乐帝的圣旨,毕竟永乐帝应该已经考虑很久了,在深思熟虑之后,给他回京的第一道圣旨是这个,姜星火就觉得应该不仅仅是对他的暗示,暗示他只要军权在就不要急,这里面还有其他要做的事情。

  表面上,自然是火器部队与军阶制度。

  但姜星火稍稍思量,又琢磨出了另一重涵义,便是军改。

  是的,永乐帝一定有借他的口,向五军都督府宣布军改方案初稿的意思。

  因为军中的大小军头都有各自的派系,哪怕是朱能、丘福也不例外,所以如果姚广孝不出面,自己这个理论上的军界局外人,其实是最合适做这个事情的。

  这样,哪怕将军们不满意、反对意见很大,永乐帝也还有转圜的余地。

  “既然如此,国师何不快快拿出解决办法呢?”又有人站起来提醒道。

  众将闻言纷纷点头赞同,显然关乎他们切身利益的事情,都挺上心的。

  “诸位莫急

  请收藏:https://m.bqq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