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71章 可惜水太凉_大明国师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林党的主张,都是什么?”

  姜星火沉默了几息。

  朱棣隐隐感到了不妙的意味。

  果然,姜星火的回答也没让他失望。

  “第一条,东林党主张放开言路。”

  “也就是政事归于六部,公论付之言官,使天下欣欣望治。”

  朱棣的脸黑了一分。

  “第二条,反对皇帝征收矿税。”

  “认为皇帝派矿监、税使到各地征收矿税,是与民争利的弊政。”

  朱棣的脸黑了两分。

  “第三条,反对宦官干政。”

  “认为宦官之害非比寻常,必须恢复祖制,宦官不得干政。”

  朱棣的脸黑了三分,彻底绷不住了。

  “荒唐!”

  “——齐泰黄子澄都不敢这么搞!”

  这个所谓的“东林党”,每一条主张,听起来都是那么的为国为民、光明正大。

  可朱棣很清楚,如果大明到了王朝末年还要这么搞,那么走向覆灭的结局,其实是必然的。

  就拿最后一条来说。

  到了王朝末年,皇帝长于深宫、养于妇人之手,勋贵武臣也早就烂完了,想要振作朝纲,不依靠跟自己一条心的宦官,能依靠谁?

  朱元璋禁止宦官干政,那是因为老朱太猛,根本不需要宦官。

  而朱棣,恰恰是开了大量使用宦官这一先河的明朝皇帝。

  这里面固然有朱棣在燕王时期,就在府中培养了一大批能文能武的宦官的缘故,朱棣不仅让这些宦官带兵打仗,如郑和等人,还让他们代表自己出使外国。

  但更重要的是,朱棣作为皇帝,很清楚地认识到,宦官对于皇权,是一种重要的辅助,而且用起来,比使用外戚的代价,要小得多。

  所以这最后一条,就跟内阁一样,是在打朱棣的脸。

  只不过刚才是姜星火打他的脸,现在是还不存在的“东林党”打他的脸。

  另外两条,放开言路,必然会导致大明朝野思想不统一;而反对皇帝收矿税,朱棣想都不想就知道,这里面的猫腻大得很!

  士绅集团为什么会反对皇帝收矿税?难道真是为民请命?不可能的!

  根本原因,一定是收矿税动了士绅集团的利益。

  而没了矿税、盐税、茶叶税等税种,会使得明末的财政收入来源更加单一,朝廷的税收来源基本全部依赖于普通自耕农的土地税,这会直接导致大明的财政拮据!

  朱棣再稍加回想一下刚才姜星火所提到的崇祯元年旱灾,就明白,一旦各种天灾不断,造成了大量自耕农破产,大明基于土地税的税基就会塌陷一个角。

  而盗匪裹挟流民形成的流寇,为了活命,会向其他布政使司的地域流窜,继而导致更多的自耕农因战乱主动或被动地加入流寇。

  大明的税基,至此彻底崩塌。

  所以姜星火说大明亡于东林党,真的一点都不冤。

  东林党就像是一群仓库里的管理员,打着为仓库主人好的名义

  请收藏:https://m.bqq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