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38章 团结一致的内阁【求月票!】_大明国师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讲给朱棣听,告诉他改革变法本身或许没问题,有些改革变法措施也是好的,但是问题在于。

  如果其中诸如扩充钦天监规模,监测天文现象;恢复荀子儒家五圣地位,调整科举内容;宣传圣王之说,树立民族国家概念这些东西推行下去,那么动摇儒家天命,几乎是必然的。

  动摇了天命,后续一系列用于维持朱棣及其子孙统治的宗法、权威、圣人、道德这些东西,也会跟着被动摇。

  那么朱家的根本利益,就会受到损害。

  所以皇帝伱就要慎重考虑,到底要不要以动摇皇权根基为代价,改变儒家道统,进行变法图强。

  内阁众人听罢恍然大悟,不禁佩服胡俨的研学之精。

  这些道理,作为大明帝国最顶尖的青年才俊,内阁众人当然也懂。

  但若是想在如此高压力的场合下,直指儒家经典用于维护统治的本质,绕开皇帝给挖的所有坑,继而达到既维护儒家道统,又维护皇权统治,还保住了皇帝的面子。

  这一箭三雕,实在是考验功力。

  “真没想到,胡俨平日里老实憨直、不声不响,今日却能说出这番话来。”

  朱高炽也是高看了胡俨一眼,内心想道。

  便如后世那句“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风高浪急,更见砥柱中流”,内阁众人平日里高谈阔论,此时却喏喏不敢言。

  反倒是平日里不怎么爱说话的胡俨,此时倒是能极为有理有据地劝谏皇帝,甚至让皇帝都没了发怒的理由。

  怎么发怒?

  人家胡俨为你好,站在你的角度把道理说的清清楚楚,本来就是你让人发表意见,现在还能翻脸杀人不成?

  朱棣沉默了。

  朱棣当然不是文盲,但你要说他熟读经义到了能现在反驳胡俨这套说法的地步,那倒也没有。

  所以,朱棣在明白胡俨是忠臣或者说对他来说,表面上还是在努力维护皇权统治的忠臣的情况下。

  对方又没有跟练子宁、方孝孺一样嘴硬,怎么杀?

  这时候,内阁众人也不再干坐着了。

  在此时的大明朝廷,内阁几乎相当于洪武十三年以前没被废除的中书省.低配版的那种。

  内阁专门负责整理、分流、筛选各项政务,又是草创的部门,任谁都知道,只要坚持下去形成制度,以后内阁定会成为第二个中书省,前途光明无比。

  内阁众人之间当然也有勾心斗角,可此刻胡俨站出来说了那么多话,皇帝没有发怒,还在犹疑之时。

  若是都想着把自己摘干净,最后起到的效果恐怕会适得其反,不如勠力同心,依着胡俨的角度继续劝谏皇帝。

  这可不是结党营私!

  我们可都是为了皇帝您的皇权统治好!

  于是,解缙、黄淮、杨士奇,三人交换了眼神后,分别说道。

  “陛下,改革变法兹事体大,臣等非是不赞同,只是还请陛下

  请收藏:https://m.bqq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