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91章 月下论天文_大明国师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毕竟黑衣宰相独自前来诏狱这件事,还是让他觉得很有压力的。

  今天又没到听课的日子,按理说道衍是不会来的。

  道衍当然知道纪纲的疑惑,他也不打算兜圈子,直接了当地说道:“老衲是来寻卓侍郎的。”

  闻言,纪纲目光一凛。

  道衍口中的卓侍郎,指的是建文朝的户部右侍郎卓敬。

  卓敬,字惟恭,浙江瑞安卓岙人,洪武时期著名才子,成名比解缙要早一辈。

  卓敬天资聪颖,一目十行,过目不忘,七岁时,有相士言:“此奇儿也,可惜血不华色耳”。

  嗯,不用怀疑,这个相士叫袁珙,那时候袁珙袁真人还很年轻,刚刚学会相术。

  由于卓敬聪颖绝伦,博学多才,且诗词宏丽、文章奇拔磊落,于是在洪武二十一年就榜眼及第了,朱元璋曾经称赞卓敬“凡天官、舆地、律历、兵刑诸家,无不博究”。

  值得一提的是,那时候道衍虽然还没发迹,但在江南儒释道圈子里也颇有名声,因为学术观点的原因,跟卓敬是死对头

  后来建文朝时,卓敬官至户部右侍郎,严格地说,在朱允炆身边的一群坑比里,卓敬是少有的靠谱存在。

  建文帝削藩一开始,卓敬就秘密上疏说“燕王智谋绝伦,并有雄才大略,酷似高皇帝。北平地势优越,兵精马壮,金、元即由此兴起,现在应当将他改封南昌,万一有变,也容易控制”。

  说真的,要是建文帝听卓敬的,先对朱棣动手迁徙封地,而不是先削其他藩王,恐怕就没有后来的事情了。

  可惜朱允炆,他不听啊!

  话说回当下,纪纲自然不知道道衍找卓敬是什么事情。

  不过按照纪纲的想法,卓敬既然跟道衍有仇,那么道衍没准是想暗示他来解决卓敬?

  可偏偏卓敬又是朱棣所看重的人,是重点招降的存在。

  朱棣曾评价道“国家养士三十年,唯得一卓敬”,所以这个人虽然死不投降,但纪纲还真不好下黑手,因为要是把卓敬搞死了,若是朱棣哪天想起这人问起来,实在是不好交代啊。

  可道衍接下来的举动,却有些出乎纪纲的预料。

  道衍在纪纲的亲自引导下,来到了卓敬所在的东侧诏狱监区,然后纪纲被支到了牢门外,听不到两人的谈话。

  须发有些斑白的卓敬,抬起浑浊的眼眸,看着来人是自己的老对头道衍。

  随后卓老头像是换了个人似的,他起身挺直腰杆,如同一杆笔一般。

  卓敬看向进来不言不语的道衍,淡淡地问道。

  “不知陛下又有什么话,要道衍大师带给老朽?”

  道衍双手合十行礼后,认真说道。

  “卓公,陛下怜惜您的才华,上次说您给建文献策离间皇家骨肉,是他一时糊涂,您只是尽了人臣的本分,并非是什么罪过。”

  卓老头点了点头,眼睛瞥向了牢房墙上,显

  请收藏:https://m.bqq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