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77章 吃煤的铁马_大明国师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烂了,原有的兵马又大量南调,肯定是需要防御北元残部的,如果不迁都北京,那么按照北元残部贼心不死的态度,很快就会频繁骚扰边境,如果这种状态持续了太久,那恐怕.”

  朱高煦不敢说,姜星火却是敢说的。

  “恐怕燕云之地再次倒向胡人?”

  “便是如此。”朱高煦讪讪道。

  这里面有个很直白的缘由,那便是燕云骁勇善战的汉儿们,其实加入游牧民族比加入农耕民族日子过得要好。

  为什么?

  燕云汉儿胡化严重,个个好勇斗狠、不事生产,跟河北的农家子还不一样,燕云汉儿跟着游牧民族收岁币、打草谷,不香吗?

  反正燕云之地的人家,把男丁送上战场打仗,都是期待多挣些战利品和赏赐回来的,民风剽悍程度,与江南文风浓厚之地不可同日而语。

  “也就是说,迁都北京,在收拢北地人心、防御北元残部、巩固政权方面,都是有益处的,对不对?”姜星火总结道。

  朱高煦与郑和接连颔首。

  “那迁都北京的缺点呢?”姜星火又问道。

  这一点,郑和倒是敢说了。

  “依我拙见,我便是北方人。”郑和接话说道:“北方缺粮缺人,需要大量、长时间地向北方移民,才能充实北方人口.同时北方粮食产量与南方相比低了不止一筹,哪怕移民后开垦荒地,产出的粮食也不足以供养军队和官员,必须要持续从南方运粮,这就会导致南北矛盾愈加尖锐。”

  “同时也会让缺乏皇权管束的南方士绅尾大不掉。”朱高煦补充道。

  关于迁都北京的利弊,两人分析的基本是全面的,姜星火复又问道:“那南京呢?”

  ——————

  隔壁密室。

  朱棣笑吟吟地看着李至刚:“李尚书,简要说说吧,定都南京的利弊如何?”

  李至刚看了一眼坐在他身后一直装聋作哑的夏原吉,无奈道。

  “回陛下的话,定都南京,利自然是江南不缺粮而且能随时敲打江南,弊则是南北平衡不好维持,同时参考历代定都南京政权的经验,北方很容易会成为财政上的大窟窿,一旦北方被入侵,以南方人为主的朝堂上,肯定会选择放弃北方以减轻财政包袱.若是北方被放弃,想要北伐夺回来就几乎是不可能的了。”

  作为一个松江人,李至刚真的对皇帝尽忠了。

  我都已经背叛了我的乡土和阶层了,你还要我怎样?

  朱棣却依旧穷追不舍,今天似乎就要盯着他一个人问:“为何不可能?李尚书不妨说说,朕很想听。”

  李至刚看着这个逼仄的密室,心头一阵颤栗,更是对墙对面那个不停说话的人又惊又惧,还带了深深的好奇。

  二皇子朱高煦和三保太监郑和的声音他能听出来,但这个囚徒的声音,他从来都没听过。

  即便是囚徒身份,也是他从墙

  请收藏:https://m.bqq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