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506章 针对倭人的计划_大宋权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为了避嫌,甚至就连赵榛出发的时候,韩墨都没有去送,整个人一门心思地卧在书斋里写书。

  他自己虽然不出面,但是折家的势力最近可是忙得火热。

  随着一个个的指令传达出去,这些来自倭国的海商,这一次可真的是倒了大霉。

  他们带来的货品虽然的确是不错,在汴梁城里原本应该也能卖个好价钱。

  可是,就因为折家商行的一句话,原本畅销的商品,忽然一下子变得无人问津了起来。

  毕竟,比较起这些倭人每年给他们带来的利益,折家给他们能给她们的东西,可就实在太多了。

  虽然折家让出来的市场,全部都是中低档产品,但是问题在于他们生产的东西,那可是平民百姓家都在争抢使用。

  普通的小门小户,平时洗衣服的时候,哪怕是自己买皂角用,这一年下来至少也得花个几百文。

  可是,自从用了折家生产的肥皂之后,不但衣服可以洗得更加的干净了,这成本反而下来了一大截。

  最低档的肥皂买上一大块儿,除了洗衣服之外,一家人洗澡也可以使用。

  不光是家庭主妇们喜欢,就连家里的孩子们对这肥皂也很是喜欢。

  毕竟,比较起皂荚和草木灰来,这东西不光去污的效果更好,洗澡的时候也不会被皂荚给割伤了。

  更重要的是,这东西的分量十足,买上个两三块,基本上全家人一年都够用了。

  单独一家的开销的确是没有多少钱,可是要知道光是这汴梁城里的常住居民就有30多万,如果再算上禁军、厢军的话,那常住人口可就有百万上下了!

  在如此巨大的市场需求之下,这些商人们对于肥皂这东西,那可真的是趋之若鹜。

  反而是折家那边,为了保证配方的安全,所以生产力一直迟迟提不上来。

  虽然他们并不是有意进行饥饿营销的,但是,当市场的需求大于供应的时候,商品价值的上升也就是不可避免的事情了。

  买涨不买跌,这是人们的普遍思想,无论是千年前后,其实这件事情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变化。

  所以,在如今这种情况之下,谁能够拿得到货,谁的生意就会明显比其他商家更好,这也是不可避免的事情。

  毕竟人都是有惰性的,无论是那些负责家里采买的家庭主妇,还是深宅大户里面的管事们,每次出来买东西的时候,也不可能是专门只买一块肥皂。

  有了这么一个人气商品,带动其他商品的销售效果那可真不是一般的好。

  倭人带来的那些折扇之类的玩意,做工虽然的确是精良的很,而且款式也很是新颖。

  但是这东西毕竟它不是生活必需品,而且,和他们的生意每年也就做那么一两次。

  虽然做的买卖都是快进快出的生意,可是这一时的快钱哪里能跟日久天长的饭碗相比呢?

  "先

  请收藏:https://m.bqq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